在「旭品」門市驚艷千件以上的建盞與專屬木箱的封簽藏茶

文:吳德亮

很難想像在高雄前金區不算太大的「旭品茗茶」門市,除了琳瑯滿目的普洱茶、紫砂壺,還藏有超過一千多件、數量驚人的「建盞」吧?建盞又稱做星盞、烏泥建、黑建、紫建等,「建」指的是宋代建州的「建窯」,在今日福建省建陽一帶。當年底部刻有「供禦」、「進盞」字銘的建盞,就是專爲宋代宮廷鬥茶燒製的貢品。特色是在燒製時,經由窯變在釉面上形成絢麗多姿的花紋,尤以兔毛般的「兔毫盞」最具價值:經由不同流速而在黑釉中透出褐黃、藍綠等細長如兔毫狀的流紋,堪稱建盞的極品。此外尚有油滴盞與鷓鴣斑盞,前者在黑色釉面上散佈銀灰色晶圓點;後者則有如鷓鴣背羽上的斑點,同樣極其珍貴。


建盞東傳日本後稱為「天目碗」,源於日本禪師前往宋代中國取經時,從江南的天目山所帶回,至今在日本仍普遍尊為茶道的至寶。主人郭董說他兔毫、油滴、鷓鴣、烏金、曜變以及近年甚夯的「木葉天目」等都非常齊全,且全部來自建陽,反而沒有任何一件台灣陶藝家的作品,因此絕對能冠以「建盞」之名。看著櫥窗內如閱兵般嚴整羅列的大大小小建盞,在LED燈的照拂下,不僅點點光輝閃爍變化,不同的炫麗釉色與造型更令人眼睛為之一亮,讓來客都驚艷不已。


郭董店內還有一項非常特殊的設置,就是除了溫濕度控制的倉庫外,還有一個個堆疊排列的木箱,均為原木專屬訂製控溫控濕,每個木箱內均裝有來自雲南西雙版納易武等地的普洱古樹散茶,再一一貼上封簽貯藏,由於成本甚高且頗佔空間,一般極少有店家願意做,郭董解釋說:主要為了精確了解各大山頭或山寨不同茶品滋味與特色,才能精準判斷「大益」茶的用料水平及茶區的正確性,可說煞費苦心了。

郭董說1999年前往大陸東莞經營鞋業銷售,當時因有喝茶的習慣,因而在當地茶行尋找合適的茶來品飲,原本喝的多為熟普,逐漸發現乾倉貯藏生茶產生的多變性與期待性,進而從單純的品飲跨入收藏,再進一步從個人品味喜好尋求市場定位與觀點。儘管直到2009年才開始以網路行銷普洱茶,至2011年才深入廣州芳村了解整個茶葉市場生態,逐漸從一般廠牌到下關茶、再調整為改制後的勐海茶廠「大益」茶為主。他表示勐海茶廠國營歷史的傳承,加上文化的洗禮,以及歷任廠長優化茶藝的拼配技術,作為普洱第一品牌絕對值得專注投入。因此目前大益茶與古樹茶同樣長期貯藏,但大益的數量配置就佔了8成以上。


對於有心投入普洱茶經營的朋友,郭董說「基本上對茶一定要有喜好、要有興趣,且願意持續學習深入研究茶的本質」。而且「選對好茶,以價値投資買入存放,千萬不要追高殺低,失去愛茶的初心,喝上喜歡的茶,存上喜歡的茶才是王道」。壯哉斯言矣,值得所有愛茶人深思。
離去前郭董特別取來些許老班章散茶置入建盞黑釉沖泡,但見沸水從曙光乍現的開口進入,經過內緣星綻的琥珀,到碗底深邃的炫黑;在兔毫輕煙升起的淡淡茶香中,水光粼粼為花紋結晶更添幾分嫵媚。時光彷彿瞬間回到宋代宮廷,雖非點茶,也沒有鬥茶時黑釉與雪白湯花相互輝映的「咬盞」,但湯質飽滿的山野氣韻也讓我深深沈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