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過福元昌

吳德亮茶票詩畫作品-鶴慶手工茶票紙

文/吳德亮
2019年5月27日,在香港的一場拍賣會上,一筒竹箬完整包裝(7片茶餅,共重2,236公克)的「福元昌號」百年骨董普洱茶,拍出創紀錄的港幣2,350萬元天價,以當時匯率計算,含佣金後約莫台幣1億元,也就是說,平均每公克茶葉價值4.5萬元,令人咋舌。有人嗤之為炒作,也有人捶胸頓足,大嘆自己賣得太早,或早已喝進了肚子。

儘管台灣從來就沒有普洱茶的產製,且普洱茶本源於中國雲南、風靡於香港,卻到台灣才發光發熱。近年不僅延燒至東亞各地,更在對岸經濟快速崛起的今天,從台灣大量回流。其實台灣早期也僅見於港式茶樓所推出的廉價「臭脯茶」,並未造成市場的波瀾。直至1997年,香港陸羽、金山、雙喜、龍鳳等四大茶樓大量拋售普洱老茶來台,湧入當時「錢淹腳目」的台灣。陳放了數十年的老茶,迷人的丰姿熟韻與甘醇徹底改變了人們對普洱茶的看法,加上文化人的推波助瀾,開始從人人嗤之以鼻的廉價臭脯茶,搖身一變為兼具養生與收藏致富的珍貴飲品。從2010年中國嘉德冬拍屢創天價至今,古董級普洱茶在對岸始終所向披靡,且有許多來自台灣。

號稱「普洱茶王」的福元昌號,一般說法是:清末由余福生創設於易武,前身為設於倚邦的「元昌號」,引人好奇。其實在偌大的中國地圖上,易武只是一個毫不起眼的小鎮,隸屬於雲南省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勐腊縣,卻曾經在半個世紀或更早以前,開啟了普洱茶的輝煌盛世,文獻記載僅1929年,福元昌號年產圓茶就高達500擔,當時福元昌號與同慶號、宋聘號,還並稱為「易武三大茶莊」,奠定了當時的普洱茶江湖格局。儘管曾經一度沒落,茶園也一度淹沒在荒煙漫草之間,今天卻能夠重新站起,繼續在全球普洱茶發燒市場上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
即便在21世紀的今天,每天都有巴士與運貨卡車竟日繁忙奔馳的易武週邊道路上,仍不時可發現馬幫列隊行進的身影,他們或受託將茶菁自陡峭的山區運送進城,或將生活所需馱運至交通不便的偏遠村落,費用比起貨車自然便宜許多,而馬蹄達達更為老茶重鎮增添了不少復古風情。
套句俗到不行的「俗」語「沒吃過豬肉,也看過豬走路」:儘管我早在2000年前後數度深入雲南找茶寫茶,也曾多次前往西雙版納勐臘縣的易武小鎮,並在石板壘壘的茶馬古道上,數度與福元昌號舊址擦身而過。但一直到2010年以前,不僅從未品飲過真正的福元昌號,就連陳化數十年的裸餅也沒見過,2005年我寫作《普洱找茶》一書,照片還是向某收藏家借得。儘管當時價格並未達今日的天價,但單餅依然有數十萬台幣的身價,因此始終無緣品賞。

未料10年後的2015年,久未聯繫的大陸茶友A君忽然在台北來電,要將在台新購、價值已飆破數百萬台幣的福元昌號普洱茶攜來讓我看看,儘管電話彼端客氣地表示要我「鑑定」,語氣裡卻掩不住坐擁茶王的興奮,甚至還有些炫耀的成分,但已經讓我雀躍萬分了。
話說流通在市面上的古董級普洱老茶,業界多公認以「福元昌號」圓茶價值最高,香陳味醇且茶氣強勁,以其磅礡的氣勢而號稱「普洱之王」,茶品則以不同內飛分為較剛猛的「藍票」與「紫票」,以及較柔順的「白票」三種,朱紅色圖字。而依據「專家」們的說法:「福元昌號圓茶專採易武最優質的大葉種普洱茶菁所製作,茶葉厚大、條索寬扁,充分彰顯易武正山普洱茶的特色,也是辨識福元昌號最明顯的特徵」。
A君攜來的福元昌號,歷經百年悠悠歲月的洗禮,呈現帶有深褐色的黝黑外觀;早已皺得不成「紙形」、且蛀孔斑斑的內飛,在燈光下儘管模糊難辨,依然展現長者飽含智慧玄機的迷人風采,原本應有「本號易武大街開張福元昌記專辦普洱正山地道細嫩尖芽加工督造歷年已久遠近馳名誠恐假冒故特加此內票以杜濛混 主人余福生」共55字內容,用放大鏡仔細檢視,依稀可以認出甚至用「猜」出第一行的「本號易武」、中間上方的「已久」以及最末的「生」字樣,從外觀辨識應該八九不離十了。
為了進一步辨識茶品,徵得A君的勉強同意,以鐵製茶刀在餅背凹陷的布球孔內,小心翼翼「挖」出了約末6公克的茶樣,以台灣陶藝名家劉欽瑩手拉坯的朱泥小壺沖泡。懷著感恩與虔敬的心,將溫潤呈栗紅色,湯面且泛起明鏡般濃亮油光的茶湯輕啜,濃醇甘美的野樟香果然瞬間爆發、入喉後口舌生津,老韻直衝腦門,餘韻更可以「盪氣迴腸」來比擬,且沖至第8泡後仍不減茶性,抒揚的茶氣與甘醇依然洋溢,彷彿滲透至靈魂深處的精靈,令人難以忘懷。

事隔多年,福元昌號普洱茶完整筒包已飆漲至億元天價,西雙版納友人且發來訊息告知,福元昌號在易武的原址已被某大財團收購,還在外圍築起了高牆,內部且已大肆翻修如新。因此我不僅僅再也喝不起那「質濃豐郁而飽滿,香氣陳醇矯健」的福元昌號老茶,印象中「白牆瓦脊」樸實親切的斑剝遺址,也僅能在詩畫新作中追想了。有詩為證:
輕啜一口
便是數萬台幣
栗紅油亮的茶湯
夾帶滾滾氣韻
從舌尖直搗腦門
滲透靈魂的最深處
那悠悠歲月鑿痕
累累的竹箬筒包
拍出上億天價
的福元昌號
徒留易武老街的白牆瓦脊
追想百年輝煌

走過福元昌刊於自由時報111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