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財訊智慧城市新經濟力論壇- 高雄市、新竹縣超吸睛 智慧創新讓城市更具韌性

 

財訊雙週刊

雙週刊和非凡電視台於8月17日共同舉辦「2023智慧城市新經濟力論壇-科技×安全×減災 打造韌性智慧城」暨「第六屆智慧城市卓越貢獻獎」頒獎典禮。今年的智慧城市卓越貢獻獎的「智慧治理」由新竹縣縣長 楊文科獲得,臺中市政府與高雄市政府交通局局長皆獲得「智慧運輸」殊榮肯定;「智慧社區」得獎人則為數位發展部數位產業署副署長 林俊秀;「智慧創新」則是由嘉義縣政府經濟發展處處長 江振瑋獲得,顯示從中央到地方政府,全台努力推動智慧城市不遺餘力,再加上產業技術合作讓台灣智慧城市建設備受肯定。

因近年來全球受到疫情、戰爭、地震、水災等災害,所以今年度智慧城市競爭力調查以「韌性城市」為題,從智慧交通、智慧社區、智慧能源、智慧農業、智慧醫療及智慧治理共6大面向進行評比,結果發現,高雄市在6大項評比中皆位居領先群,尤其是智慧交通項目,表現更為卓越,至於甫獲得「智慧治理」獎項的新竹縣縣長則在相關領域表現受到肯定,創造城市韌性以達到城市永續。

至於民眾對居住所在地的政府首評價中,高雄市得到自己居民力挺外,也得到其他縣市認同,陳其邁市長推動韌性城市時最重視的就是人本、防災與永續。至於非六都出線的則是嘉義縣,近年來嘉義縣積極推動智慧城市,從智慧治理到產業園區等推動,皆讓民眾有感並得到認同。

國發會副主委 高仙貴致詞時提到今天的主題「韌性」智慧城市,充分呼應去年蔡總統在國慶日就職演說裡面提到的,臺灣目前面對的其實不只臺灣,全球各地都持續遭受到極端氣候變遷,以及地緣政治風險升高的挑戰,現階段政府最重要的事情就是把臺灣打造成一個更具韌性的國家。也從今天的智慧城市貢獻獎得獎人有中央跟地方的官員首長,也有企業界代表,彰顯智慧城市的推動,不僅是中央和地方協力,最重要的是要民間企業的積極參與。就智慧城市的推展來說,蔡總統推動的亞矽計畫最重要的就是希望推動5G、 AIoT互聯網的智慧城鄉解決方案,目前我們在全省22個縣市,已經推動了263項智慧城鄉的解決方案,擴及的範圍非常廣泛,比如醫療、運輸等等。

國科會科技辦副執行秘書 林明仁也提到,大家如果回想到2017年就是落實蔡總統數位國家智慧島嶼的總綱領的政策,當時就核定推動數位國家創新經濟發展方案,簡稱就是digital plus。2021年又把它升級為智慧國家方案, 這些方案雖然名稱有所改變,但都透過政府的科技計畫,或是前瞻基礎建設的預算去協助各個地方發展。

新竹縣縣長 楊文科上任後把重點放在「定礎」,並提出「五支箭」政策,其中進度最快的就是「AI智慧園區」,園區全面導入無線網路、環境品質監測、水質偵測、智慧路燈等設施。未來將以 AI 產業聚落及創新技術研發為定位。目前動工興建中的廠商已有緯創資通、普生及智邦科技及義隆電子等,預估園區整體完工營運後將可創造4000個就業機會及1000億元產值。未來新竹縣將持續導入科技,從基礎建設、防災策略、居住環境、綠色空間和推動減廢與再生,打造智慧韌性城鄉。

有關即時水情資訊,高雄市政府經濟發展局局長廖泰翔局長提到,滯洪池必須將相關的資訊做IoT,才有辦法即時性的瞭解相關資訊,所以我們在地下、地面跟路面都佈滿了感測器,這些感測器其實只有一個功能,就是即時知道相關訊息,而這訊息還需要做一個decision making的一個過程,才有辦法成為一個實際的決策以及實際的應用。例如今天早上三民區的降雨量,時雨量大約是50mm,我們其實大概在前三個小時大致上就知道,並且也去做了相關的simulation的模擬,瞭解在那樣的雨量的情況下,那樣子的區域分佈,接下來整體水的流動,以及哪個區域可能會淹水,哪一些的管溝可能要先開啟或是排水,甚至跟潮差有關。像大家很熟悉的愛河,實很容易受潮差影響,所以在大潮時候,可能就會影響到不同的排水量,所以如何提前因應,並且提前預備,是透過有即時性的分析,並且有可以做輔助決策的模型,才有辦法把相關資訊提前預警跟模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