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灸遇上影像學 神秘面紗被揭開-上

/ 顧月冰

 針灸治療歷史悠久,作為一種有效的非藥物療法,已在183 個國家和地區廣泛使用。但其作用原理尚有許多未解之謎,阻礙其融入主流醫學。多年來,國際上眾多學者利用現代科學技術探索針灸療效機制,針灸影像學應運而生
 作為一門新興的交叉學科,針灸影像學是傳統中醫針灸與現代醫學影像學相結合的產物。它主要是在針刺穴位時,通過影像呈現針灸針在人體組織器官位置及產生的一系列功能效應,進一步研究分析腧穴與經絡的生理病理機能,探索針灸治療疾病的療效機制,使其視覺化,從而為針灸現代化提供科學依據。2018 年,這一學科的首部完整研究專著針灸影像學出版了。在專著出版一周年之際,筆者採訪了主編之一、中國針灸學會針灸醫學影像專委會主任委員、中國中醫科學院廣安門醫院方繼良教授。

 

起步:從臨床火花到研究熱點

問:針灸影像學經歷了怎樣的發展過程?

方繼良教授答以下簡稱「答」)從宏觀上看,針灸影像學的發展是通過幾代人、近70 年的中西醫結合臨床實踐和研究積累總結而來。它不僅包含傳統中醫針灸理論與實踐的內容,更融入了現代醫學影像學最新技術和成果。

 早在20 世紀50 年代,就有學者開展過影像學與針灸結合研究工作。早期研究主要是應用影像顯示針灸穴位解剖、引導針灸針的安全針刺,後來進一步顯示針灸功能效應。如採用線觀察針灸針位置,通過胃腸道造影即時動態顯示針刺足三里、闌尾穴的功能效應。同時,也嘗試採用針灸技術改善圖像品質,預防或減輕造影劑的毒副反應

 2000 年,大陸武漢市第一醫院放射科主任張東友教授首次提出「針灸影像學」這個概念。2005 年,武警總醫院中西醫結合康復理療科主任許建陽教授在上海針灸雜誌上發表針灸影像學針灸作用機理及其穴位配伍研究的新學科論文,首次提出了針灸影像學的概念和分類,但僅局限於科研領域。

 隨著近20 年來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MRI)技術在針灸研究中的應用及普及,針灸專家在針刺穴位特異性的腦中樞表現,針刺資訊的腦區、神經網路,及針感與腦功能、經穴與臟腑涉及的腦變化等方面有了新的認識。2000 ,哈佛大學麻省總醫院許建生提出並初步證實了「針刺產生邊緣系統負啟動效應假說」,通過研究發現,針刺刺激引起大腦廣泛區域的腦功能變化,特別是腦邊緣葉結構BOLD 負啟動信號,而且這種負啟動為主導的回應模式在經歷得氣感的被試中最為顯著。隨後,腦功能成像研究重點聚焦於不同穴位腦效應、針灸手法、治療療效相關腦機制等,且取得了一系列成就。2010 年,我們在中國中西醫結合學會醫學影像學專委會的支持下,成立了針灸腦影像研究協作組;2014 年,在北京成立了中國針灸學會針灸醫學影像專委會。從此,影像學與針灸結合研究的深度和廣度也日益拓展。

這篇文章 針灸遇上影像學 神秘面紗被揭開-上 最早出現於 中國醫藥導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