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新聞/記者蔡昀臻/台北報導
客家母語發聲的先行者林一雄先生於本(11)月7日離世,享耆壽91歲,為表達感謝與敬意,客家委員會主任委員古秀妃今(25)日前往台北市懷愛館,參加「林一雄追思音樂酒會」,並頒贈客委會一等客家事務專業獎章與旌揚狀,以表彰其對台灣客家運動、客家語言及文化的卓著貢獻。

古主委表示, 林一雄先生最令人尊敬之處,莫過於他致力於「改變」社會制度、改善不公平的現象,以及他始終將公共事務視為終身志業的「不變」精神。他終其一生關心社會、關心客家,身體力行投入其中,不忘初衷,令人敬佩與懷念。今日一同前來會場追思悼念的尚包括中央通訊社董事長李永得、新竹縣新埔褒忠亭義民廟董事長林光華、總統府國策顧問范振修、第九屆客家貢獻獎得主徐正光、海峽交流基金會副董事長兼秘書長羅文嘉及寶島客家廣播電台台長邱盈滋等。

林一雄先生1935年出生,新竹竹東客家人,一生致力於推動母語的復興與文化傳承。他於1987年與志同道合的客家青年共同創辦《客家風雲》雜誌,為客家公共論述奠定了重要基礎,並於1988年12月28日擔任「還我母語運動」的副總指揮,提倡語言平權與母語教育,以「和平、奮鬥、救客家」為口號,喚醒族群意識,爭取客家語言文化權利,為台灣語言運動史立下重要里程碑。「客家人不要被別人看輕,客家話要大聲講,客家人不要做隱形人!」。一雄先生在台北市金華國中教書期間,他不怕時代的禁忌,舉辦客家文化講座好幾次,啟發青年對母語及文化的認同與關懷;他也領導過寶島客家電台,持續推動客家公共傳播與媒體發展,並陸續擔任過台灣客家公共事務協會創會秘書長與行政院客家委員會委員。一雄先生在2019年獲頒客委會三等獎章,今年再得到一等獎章。他用一生的熱情,開創客家的路,帶領後輩向前行,推動客家議題走向公共化,並間接促成客委會與客家電視台的成立,對台灣的多元文化社會影響深遠,貢獻重大,是客家的典範。客委會感謝先生一生的奉獻,特於今日頒贈旌揚狀,以表對其敬意與懷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