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報新聞/編輯部】
溫度即將直落,本週第一波冷氣團南下,全台清晨明顯感到冷意刺鼻。許多民眾一出門就出現鼻癢、喉嚨乾癢或輕微咳嗽的情況。與此同時,日本正處於流感高峰期,病例持續攀升的消息也讓台灣民眾繃緊神經。疾管署提醒,在天氣驟冷、溫差加大之際,病毒存活時間會拉長、傳播速度也更快,民眾務必落實個人防護,包含勤洗手、正確配戴口罩與維持良好衛生習慣。

耳鼻喉科醫師指出,天氣變化劇烈時,呼吸道最容易先受到影響。對於老人家、幼童及慢性病患者等易感族群而言,冷空氣不僅可能誘發咳嗽、鼻炎或氣喘,也會削弱呼吸道黏膜防禦力,使感染風險提高。因此醫師建議,近期若非必要,應盡量避免前往人潮密集或通風不佳的場所,外出更應配戴口罩、注意衣物保暖,減少受到冷風刺激的機會。若出現發燒、咽喉痛、咳嗽、全身痠痛或明顯疲倦等症狀,務必盡速就醫,以利及早診斷與治療。
冷空氣到來,加上空氣品質不穩定,電商平台也觀察到民眾防護需求明顯升溫。momo及PChome指出,近日醫療用品、潤喉糖、保濕噴霧、加濕器等關鍵字搜尋量大幅增加,相關商品的銷售同步成長。連鎖博登藥局亦表示,目前正值流感流行期,醫療口罩銷量比過去幾週更為明顯,顯示即使疫情趨緩,許多民眾仍保有外出配戴口罩的習慣。一方面能降低病毒及懸浮微粒接觸風險,另一方面也能保持呼吸道濕潤,減少乾冷空氣帶來的刺激。
醫師也補充,秋冬氣候乾冷,呼吸道黏膜容易因此失去水分。口罩雖是最基本的防護工具,但同時也是維持鼻腔及咽喉濕潤的簡單方法,可以有效緩解喉嚨乾癢等不適。因此,口罩已不再只是疫情期間的臨時用品,而是許多民眾在秋冬季的日常健康配備。
另一方面,隨著健康意識提升,口罩逐漸從功能性用品走向「美學選擇」。從通勤上班到假日旅遊,越來越多人會依照天氣、心情或穿搭風格挑選不同款式的口罩,使防護行為更自然融入生活。業者觀察指出,口罩設計逐漸從單純強調過濾力,轉向兼具質感、配色與舒適度,消費者對材質與佩戴體驗的要求也比過去更高。
民眾近年來的口罩使用目的已從防疫導向,逐漸轉向日常健康管理,尤其在乾冷季節,戴口罩不只是預防疾病,更能減緩冷空氣造成的喉嚨敏感與過敏反應。看準民眾在秋冬季節對呼吸道保護與長時間配戴舒適度的需求,CSD中衛近日推出冬季限定「雪花系列」成人平面醫療口罩。該系列以輕盈透氣材質搭配柔霧色調,試圖在防護力與美感之間取得平衡。
CSD強調,秋冬的防護意識應持續維持,不論是通勤、外出旅遊或在密閉空間活動時,適時做好健康管理,才能在變化莫測的季節裡維持良好生活品質。配戴口罩不僅是一種防護,更是一種對自身與他人健康的主動選擇,也逐漸成為台灣民眾在冬季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