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6年入境日本新規定:旅人需要重新習慣的兩件事

攝 東焱

文/東焱

2026年,日本對國際旅客的入境規範將出現明顯變化。乍聽之下,多數人會以為只是「行政流程調整」;然而,這次改變牽動的,是旅客在日本的整體「旅遊體驗節奏」,尤其是購物與通關。這篇文章,就帶大家掌握兩個關鍵方向:「退稅方式改變」與「出國稅與簽證制度調整」。

01|退稅從「現場退」→「機場退」:

自 2026/11/1 起,日本將不再提供「當場退稅」。就是說:旅客購物時需先付含稅金額,並於機場完成查驗後再領回退稅。這代表什麼?以往在藥妝店、百貨買完只需出示護照即可現場折抵,如今則必須:

  1. 全額付款
  2. 保留商品與收據
  3. 到機場排隊退稅

也有消息指出:可能取消消耗品「專用包裝」規範,免稅額上限甚至是免稅品項也可能調整。建議各位旅人購物行程切勿排太晚,若以往是「前往機場前再掃貨」的旅人,之後可能需要調整節奏。同時需要預留多一點的時間在機場,因為可能會在機場擠太多人就是為了辦理退稅了~

02|出國稅&免簽制度:未來可能再課費

不知道各位是否清楚,在往返日本的機票中,已經有一筆名為「出國税/離境稅」的費用,而目前的金額為 ¥1,000,未來預計調升,但金額尚未拍板,但可確定的是旅客成本將增加。
此外,前往日本的簽證費用也經可能調漲,不過由於持台灣護照入境日本,仍可享短期免簽入境,所以對於我們來說影響不大。
不過值得關注的是日本政府預計在 2028 年導入「日本電子旅行認證制度(JESTA)」,形式有點像美國 ESTA,出發前線上申請並支付登記費用,可能具時效性(例如美國的ESTA為一發二年),屆時,雖然免簽仍存在,但「免簽 ≠ 免費入境」,流程多一步、成本多一筆,是必然方向。

マツモトキヨシ 來源 官網

對於以上二個變化,對台灣旅客來說,從短期趣遊,到購物型旅客,會感受到一些些的影響,無論是時間的增加:機場退稅要排隊,或是成本的增加:出國稅+JESTA費用。

還是補充一下,目前前往日本,若是入境的目的是觀光、探親等短期行程,仍可享受最長90天停留免簽;但若涉及工作與報酬,依舊需另行辦理簽證的,尤其到日本拍片的網紅或是旅遊頻道的博主們,這點可千萬要小心,以免變成日本入境黑名單。若對這個議題有興趣,我會再開一篇專門講這件事。

最後小提醒:若常跑日本,不論是購物還是商務,未來旅程規劃要更提前,預算也要稍微上調。

spot_i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