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UN伴 TAIWAN 2025 台中場登場 友愛智者.社區相伴–用陪伴腳步,賦予失智症更多想像

報新聞/記者楊清瑜/台中報導

社團法人臺中市紅十字會與社團法人台灣居家服務策略聯盟共同主辦的「RUN伴 TAIWAN 2025 台中場」於本月1日(六)上午9時至12時在臺中文化資產園區登場,邀請智者、家屬與社會大眾共同參與,活動共計超過三百人參加。今年活動以「友愛智者.社區相伴」為主題,以「陪伴」與「賦予失智症更多的想像」為核心精神,透過健走與社區串聯行動,喚起社會對失智友善的理解與支持,凝聚跨世代、跨領域的力量,現場光是來自國中、高中及大學的學生志工就近百人,大家不分年齡,一啟用行動讓愛在城市中蔓延。

RUN伴(Run Tomo)活動於2011年由日本失智症推動協會發起,宗旨是透過「朋友、親人、社區」的陪伴接力,鼓勵失智者與家人走出家門、參與社區,讓失智症不再是不被理解的「隱形的疾病」,而是一場「全社會的友善運動」。RUN伴的日文「Tomo」即是「朋友」之意,象徵與失智症者及家庭一起同行。台灣居家服務策略聯盟林金利常務監事在開場時特別提到:Run伴於2017年正式引入台灣,第三年就串聯全台,第一屆舉辦時更因天氣風大雨急,甚至只能象徵性地走了20公尺。而這次RUN伴台中場更是真正落實了Run伴不分年齡,走入社區的友伴接力精神,讓社會大眾看到每一段同行,都是對生命與智者的理解與尊重。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 2023)統計,全球失智症患者已超過5,500萬人,預估至2030年將增至7,800萬人,平均每3秒鐘就新增1名患者。而根據台灣失智症協會(TADA, 2024)統計,目前台灣失智人口已達38萬人,65歲以上失智盛行率為8%,到了90歲以上失智盛行率則達到30%以上。在這樣的人口結構轉變中,失智症不僅是醫療議題,更是社會與家庭的長期挑戰。臺中市紅十字會會長郭慈安表示:「RUN伴不只是健走,更是透過一次次陪伴與共學的練習,讓失智友善走進社區與每個年齡。今年度的主軸是『賦予失智症更多的想像』,因為失智症者需要的是社會的理解與友善支持。當社區開始接納與陪伴,失智症就不再只是家庭的難題,而是整座城市與每個社區共同學習的課題。」

今年RUN伴TAIWAN台中場活動由臺中市紅十字會與台灣居家服務策略聯盟共同主辦,合辦單位包括中山醫學大學、中山附醫失智共同照護中心、向上社會福利基金會、向上文教基金會、台中中央扶輪社、台中市吉普救援協會、真愛社會福利慈善事業基金會、豐盛社會福利慈善事業基金會、新民高中紅十字青少年服務隊及台中美國學校紅十字青少年服務隊。協辦單位則有愛教育國際蘭馨交流協會、台中藍興媽祖萬春宮與台灣土地銀行臺中各分行。動現場除主舞台開幕儀式與健走外,也設有多元宣導與互動攤位,包含失智症識能推廣、健康促進活動、家庭支持服務等,讓不同世代都能在參與中學習理解、在行動中培養共感。

2025年RUN伴 TAIWAN台中場以臺中文化資產園區為出發點,走入綠川親水步道,結合健走、教育與公益,現場統一以國際失智友善顏色:橘色打造失智友伴之路,整段路程象徵「從城市出發、走入社區、回到初心」,讓每一步都充滿陪伴的意義。活動尾聲更有照顧者緊緊牽著媽媽的手,跟大家分享自己照顧失智的母親已經15年,從第一次參加Run活動後,每年都很期待,因為可以一起跟媽媽開心的出來走走。也有智者照顧者透過麥克風笑著高喊還要再來參加!因為看到這麼多人的陪伴,覺得自己真的不孤單。

RUN伴的推動,不僅是一場倡議活動,更是關於「以人為本」的學習,讓每個人都能在參與中看見「支持與友善」的價值。臺中市紅十字會會長郭慈安表示:「在今天的活動中,透過活動的闖關設計,擁抱了數十位智者與照顧者,RUN伴的精神是走進社區以行動告訴大家,陪伴不是責任,而是一種有力量選擇;友善不是口號,而是一項有溫度的實踐。在城市的每個角落,當有人願意陪伴智者,那就是友善最真實的起點。」RUN伴TAIWAN 2025 台中場,將繼續以陪伴為名、以友善為路,帶領大家一起賦予失智症更多想像!

author avatar
楊 清瑜
spot_i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