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新聞|蔡文傑/菲律賓 綜合報導]-儘管菲律賓政府大力鼓吹科技公司在本地上市,叫車與外送平台龍頭 Grab 菲律賓 表示將優先擴大在地投資,首次公開募股 (IPO) 並非當務之急 。該公司近期啟動了東南亞首座一站式民生中心,目標創造 50 萬個就業機會,顯示其鞏固市場龍頭地位的決心,而非尋求從本地市場募資。
政府熱情招手 Grab 冷靜佈局
IPO 議題暫緩:面對菲律賓資訊與通訊技術部 (DICT) 期望 Grab 在地上市以活絡資本市場的呼籲,Grab 菲律賓總經理 Ronald Roda 明確回應,公司已在美國納斯達克上市,現階段的重心是貢獻菲律賓經濟,而非在本地籌資 。這番表態引發業界熱議。
啟動 Asenso 民生中心:作為深化在地投資的具體行動,Grab 偕同旗下機車計程車隊 Move It 及 DICT,啟用了東南亞首座「Asenso Center」 。此中心佔地一公頃,提供司機夥伴從註冊、技能培訓到 AI 工具應用的全方位支持,目標是創造 50 萬個工作機會 。
深化數位生態系:此中心不僅是培訓基地,更整合了社會保險 (SSS)、住房公積金 (Pag-IBIG) 等政府服務的註冊功能 。這顯示 Grab 正從一個交通與外送平台,轉型為深度介入菲律賓勞動者生活的數位經濟基礎設施,其戰略意圖深遠。
物流效率提升與平台合作契機
物流「最後一哩路」優化:Grab 擴大投資並提升司機夥伴的專業技能,對在菲律賓佈局的台商是一大利多。這意味著電子商務、零售與餐飲業所依賴的最後一哩路物流將更有效率、更穩定。特別是在大馬尼拉都會區以外的二線城市,物流瓶頸可望緩解。
數位行銷與支付整合:Grab 龐大的用戶基礎與數據,是台商切入菲律賓市場的寶貴資源。消費品品牌可與 GrabFood 或 GrabMart 合作,進行精準的在地化行銷。此外,將 GrabPay 整合為官方網站或實體店面的支付選項之一,有助於接觸更廣泛的年輕消費族群。
供應鏈合作新機會:除了消費端合作,台商也可探索 B2B 的合作模式。例如,提供電動機車或電池交換解決方案的業者,可成為 Grab 司機夥伴的硬體供應商;而提供車隊管理系統的軟體公司,則有機會與 Grab 的平台進行技術對接。
重點觀察與決策提醒
Grab 在菲律賓的物流網絡日益強大,台商的自有物流體系或第三方物流合作策略是否需要重新評估?
面對 Grab 在數位支付與行銷的絕對優勢,新進菲律賓市場的台灣品牌應如何制定差異化的市場切入策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