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尼:馬來西亞聯手 鎖定 AI 與再生能源打造東協創新中心

印尼:馬來西亞聯手 鎖定 AI 與再生能源打造東協創新中心

[索引新聞|王志強/印尼 綜合報導]-印尼與馬來西亞近期宣布將大幅提升在高等教育與應用研究方面的合作層級。雙方計畫成立聯合研究小組,鎖定人工智慧 (AI)、再生能源及稀土管理等戰略領域 ,目標是將兩國建設為東協區域的創新雙引擎,這波高階人才的培育與技術整合,預計將對區域內的產業供應鏈帶來深遠影響。​


馬印學術結盟 戰略布局浮現

☑ 關鍵領域聯合攻關:合作的核心是成立專門的研究小組,除了聚焦 AI、再生能源與稀土管理外,合作範圍更擴大至綠色科技、健康、核能與航空等前瞻領域 。這顯示雙方不僅著眼於當前挑戰,更是在為未來十年的國家競爭力進行布局。​

☑ 成立「馬印學術聯盟」:為確保合作能落地,雙方將推動簽署政府間的合作備忘錄 (MoU),並建立名為「馬來西亞-印尼學術聯盟 (KAMI)」的戰略平台 。該聯盟將負責推動師生交換、學分承認及國際研討會,扮演兩國科研合作的大腦角色。​

☑ 擴大雙向人才流動:印尼計畫擴大其「教育基金管理機構 (LPDP)」獎學金,吸引更多馬來西亞頂尖大學參與,目標是成為馬國學生深造的首選目的地 。同時,馬來西亞也準備好接收更多印尼學生,為印尼的發展儲備人才 。​


供應鏈人才庫與綠色商機浮現

☑ 高階技術人才庫擴大:對於在印尼、馬來西亞設廠的台商而言,這項合作最直接的利多就是本地高階技術人才的供給將顯著增加。尤其是在 AI、綠色能源等領域,過去台商常面臨的人才短缺問題可望緩解,進而降低對外派幹部的依賴。

☑ 綠色供應鏈商機湧現:兩國在再生能源和稀土管理上的聯合研究,直接對應全球 ESG 浪潮下的供應鏈轉型需求 。台商可密切關注衍生的綠色技術、新材料及永續能源解決方案,特別是在資料中心、電動車電池等高耗能產業,存在巨大的合作與採購商機 。​

☑ 產學研合作新路徑:KAMI 學術聯盟的成立,為台商提供了參與跨國產學研發的絕佳切入點。台灣企業可藉由與該聯盟內的頂尖大學合作,共同開發符合當地市場需求的技術,不僅能獲得研發支持,更有助於建立穩固的在地夥伴關係。

3分鐘東協新聞

author avatar
索引新聞
spot_i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