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張嘉誠/綜合報導】
AI × 永續 × 共創,引領紡織產業邁向新時代
由Frontier.cool與資策會共同執行的《紡織新世代:數位與永續的共創之路》論壇,於10月30日在台北典空間盛大舉行,並圓滿落幕。本次論壇以「AI 數位 × 永續」為主軸,邀集品牌、顧問、製造與新創等產業領袖齊聚一堂,深入探討數位轉型、永續實踐與循環回收如何重構紡織產業價值鏈。講者們以實際案例分享產業如何結合AI技術、材料創新與供應鏈協作,推動減碳、數據化管理與循環再利用,為產業注入永續轉型的新動能。現場匯聚紡織業上下游、品牌與設計端、科技與新創等多元領域專業人士,共同交流AI、永續與循環實踐的新趨勢。

AI數位 × 永續循環 × 品牌 × 製造:共創紡織新價值
勤業眾信永續發展與風險管理資深執行副總經理李介文率先以「打造數位韌性永續供應鏈」為題,探討台灣紡織業如何因應歐盟數位產品護照與企業永續盡職調查指令等國際永續趨勢,從傳統防禦式風險管理,轉向以強化韌性為核心的經營策略。她指出,企業透過數位驅動價值鏈合作,掌握透明揭露與合規永續,進而將全球挑戰化為競爭優勢,開創國際市場的永續新局。
Frontier.cool執行長李菁以「AI 賦能布料管理,啟動紡織產業的新未來」為題,分享平台如何透過布料數位化協助品牌與供應鏈減少打樣次數。她並介紹全新Material Intelligence功能,以生成式AI系統整合布料資料管理,實現智能搜尋、精準篩選與即時推薦,全面提升開發效率。並同步提出數位產品護照解決方案,以布料數據標準化與雲端追溯機制,協助品牌建立可追蹤的碳足跡與材料資訊,落實永續價值鏈管理,讓平台成為連結設計、採購、銷售與永續部門的協作中樞,實現全流程雲端化與高效協作。
Lululemon台灣總經理Gulshan Kumar以「Sustainability in Action, Brand Strategies & Case Studies」為題,分享品牌如何透過數位工具推動永續實踐,從數位布料資料庫、布料行為模擬到整合式設計流程,實現減碳與效率並進。並以創新材料、策略夥伴關係及循環生態系發展為核心,展現Lululemon 對永續創新的長期承諾與行動力。
沛德永續科技執行長劉曜達則分享以AI+NIR光譜分選技術,建構從舊衣回收、材質辨識到再生紗線的全鏈循環體系,實現「衣服回到衣服」的高值再利用。透過智慧回收機與AI數據平台,推動時尚產業減碳轉型,落實零廢棄、零掩埋的永續願景,開啟綠色製造與循環時尚的新經濟。
宏遠興業資深研發經理巫坤洋以「Everest Ecodesign Circle 4.0 : a journey of developing a Sustainable Mindset 宏遠永續生態設計 : 永續思維開發」為題,分享永續產品開發早已深植於宏遠的企業DNA,這不僅是一種態度的培養,更代表企業對生物多樣性與環境永續的長期承諾。他表示,永續開發不只是環保指標的努力,更是人類自我救贖的實踐;世界上沒有真正的垃圾,只是我們尚未找到合適的解決方案。宏遠持續跨領域、跨產業尋找可再利用的資源,不僅致力於解決跨產業的廢棄問題,更以創新思維開發差異化產品,為供過於求的紡織供應鏈開啟永續經營的新道路。

跨界對談凝聚共識 AI驅動永續共創
論壇最後由星月陽品牌顧問CEO曾玉卿主持跨界對談,邀請四位講者從永續顧問、材料研發、數位轉型到循環經濟等各角度展開深度交流。討論從「挑戰」談到「協作」,再走向「共創」。與談者一致認為,產業不再各自為戰,而應透過AI、永續、設計及協作的力量,重新編織出更具韌性與創新的價值鏈。
持續推動產業轉型 共創永續未來
Frontier.cool 表示,未來將持續攜手政府、品牌與供應鏈夥伴,推動AI、數據與永續雙驅動的應用落地,協助紡織業在設計、生產與流通環節實現減碳與效率升級,打造更智慧、更永續的紡織價值鏈,持續以創新與協作,助力產業邁向國際永續新局。
原始新聞來源 《紡織新世代:數位與永續的共創之路》論壇圓滿落幕 臺灣郵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