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團隊發現橙皮素可緩解化療藥小紅莓心毒性 不減抗癌力、登國際期刊《Redox Biology》

【許家源記者 / 綜合報導】

俗稱「小紅莓」(Doxorubicin)的化療藥,是治療乳癌、淋巴癌、血癌與卵巢癌的重要藥物,但其造成心臟衰竭的副作用長年讓醫界頭痛。如今,由陽明交大生命科學系蔡亭芬教授與傅淑玲教授率領的跨校研究團隊,找出「魚與熊掌可兼得」的新解方──柑橘萃取物「橙皮素(Hesperetin)」能有效緩解小紅莓的心臟毒性,同時不影響抗癌療效。該成果已刊登於2025年8月的國際期刊《Redox Biology(氧化還原生物學)》。

陽明交大研究團隊合影

研究團隊發現,小紅莓會抑制心肌細胞中的長壽基因CISD2,造成粒線體失衡與心律異常。相反地,橙皮素能「重新點亮」CISD2基因,讓心臟恢復正常功能。在動物實驗中,橙皮素不僅改善化療小鼠的心臟功能,甚至讓腫瘤體積明顯縮小,證實它不影響小紅莓的抗癌力。研究更透過史丹佛大學提供的人類誘導幹細胞(iPSC)模型進一步驗證橙皮素的保心作用,強化其臨床應用潛力。

傳醫所傅淑玲教授左與生科系蔡亭芬教授

林口長庚副院長葉集孝指出,小紅莓造成的心臟毒性是臨床上最棘手的副作用之一,全球估計有30萬至120萬名癌症康復者在化療後出現心臟衰竭。若橙皮素能成為輔助用藥,將為癌症治療開啟「救命不傷心」的新篇章。蔡亭芬教授補充,橙皮素源自柑橘果皮,但需經腸道益生菌轉化才具生物活性,未來有望開發為功能性食品或藥物佐劑,減少化療帶來的副作用,讓癌症治療更溫柔、更永續。

新聞來源:財團法人國家衛生研究院

author avatar
許 家源
spot_i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