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國快訊】椰價崩跌成本價一半 越南搶攻中國市場重創泰農

【泰國快訊】椰價崩跌成本價一半 越南搶攻中國市場重創泰農

【索引新聞|李浩宇/泰國 綜合報導】泰國香椰產業正面臨史上最嚴峻危機。截至2025年10月21日,宋卡省產地收購價暴跌至每顆2至3泰銖,遠低於4至5泰銖的生產成本,部分地區甚至無人收購、任由果實腐爛樹上。

泰國年產5億顆香椰,每跌1泰銖即損失5億泰銖(約新台幣4.5億元),這波價格崩盤直接肇因於越南2024年與中國簽署協議後,憑藉地緣優勢與規模化生產大舉搶佔泰國原有的中國市場。


越南攻勢猛烈 中國訂單轉向

  • 協議效應立竿見影:2024年8月19日,越南與中國正式簽署鮮椰出口檢疫協議,當時兩國領導人習近平與越南國家主席蘇林共同見證。協議生效後,越南鮮椰出口在2024年底至2025年初呈現爆發式成長,對中國出口量暴增數百個百分比,直接對應泰國香椰價格崩盤時間點。
  • 出口翻倍成長:越南椰子產業出口額從2010年的1.8億美元飆升至2023年的9億美元,2024年更突破10億美元大關。其中對中國的鮮椰出口預估達2.5億美元,占總出口值25%。越南媒體報導指出,中國市場年需求達26億顆鮮椰,這個原本由泰國主導的市場已快速轉向越南
  • 產業鏈完整升級: 越南湄公河三角洲產區(以檳椥省為核心)年產約200萬噸椰子,越南政府將椰子列為六大戰略工業作物之一。檳椥省目前擁有180家椰子企業及近2,400個生產設施,有機認證面積達2.04萬公頃(占該省總面積25%),遠超泰國的品質一致性。
  • 運輸優勢明顯:獨立農業管理專家塔塔溫·薩魯諾指出,越南鄰近中國的地理位置帶來運輸成本與時效雙重優勢,這是泰國難以匹敵的結構性劣勢。全球椰子市場受「超級食物」風潮與中國椰子咖啡創新需求推動,預計從2023年的35億美元成長至2032年的82億美元,但泰國卻在這波成長中節節敗退。

台灣視角的產業鏈衝擊

  • 供應鏈警訊浮現:泰國四大主產區拉差汶里、沙沒沙空、沙沒頌堪與佛統府專產的香椰品種「Nam Hom」,因鄰近湄公河與達欽河並靠近泰國灣,土壤富含礦物質造就獨特甜度,已獲泰國政府地理標示認證(GI)。這波價格崩盤重創當地小農(多為1至3公頃規模),台商若有涉及泰國椰子水、椰奶或椰子油採購供應鏈,需留意品質穩定性與供應商財務風險。
  • 市場競爭態勢轉變:越南已躍居全球第六大椰子生產國,椰肉含量35%、椰水含量27%均超出全球平均5個百分點。台灣食品飲料業者若依賴東南亞椰子原料,越南供應商的性價比與穩定性優勢正快速擴大,值得重新評估供應鏈配置。泰國政府被指控「放任農民自生自滅」,缺乏系統性輔導與品質標準化機制,這與越南的國家戰略形成鮮明對比。

重點觀察與決策提醒

  1. 台灣椰子相關產品進口商是否應加速分散供應鏈風險,納入越南供應商以確保成本競爭力?
  2. 泰國香椰品質優勢能否在價格劣勢下維持市場區隔,還是將被越南的規模化與認證體系全面取代?

FAQ|越南椰子攻勢下的台商採購策略

東協商會(社團法人東協商貿發展策進會)|黃振綱 理事長

Q1:泰國香椰價格崩盤,台商應如何調整東南亞椰子原料採購策略?
黃振綱理事長:「越南椰子產業已從原料出口轉型為深加工,有機認證比例達三分之一,品質穩定性與成本優勢兼具。台商食品飲料業者可評估將越南供應商納入AB供應商體系,但泰國香椰的獨特風味仍有精品市場區隔價值,建議依產品定位分層布局,同時密切追蹤越南對台出口檢疫法規動態。」

Q2:越南搶下中國市場後,對台灣東協投資布局有何啟示?
黃振綱理事長:「這案例凸顯『政府戰略支持+地緣優勢+產業鏈整合』的威力。越南將椰子列為國家級戰略作物,從種植認證到加工出口形成完整價值鏈,台商在東協布局時應優先選擇政府明確支持的產業,並善用區域貿易協定降低物流成本。泰國案例也提醒我們,品質優勢若缺乏系統化管理與規模支撐,難敵結構性競爭。」

【泰國快訊】椰價崩跌成本價一半 越南搶攻中國市場重創泰農
索引新聞 3分鐘東協新聞快訊【圖/僅供示意】

本文出自:索引新聞 INDEX News
原文連結:https://news.org.tw/24833/
歡迎分享,轉載請註明出處。

author avatar
索引新聞
spot_i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