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東醫院導入DeepXray™ AI守護長者骨骼健康,打造全民防護網

【記者 陳家珍/新北報導】台灣正快速邁入超高齡社會,但骨質疏鬆症長期被忽視。衛福部統計顯示,國內50歲以上族群的骨密度檢測率僅1.2%,遠低於日本2032年設定的15%,導致骨折與失能風險逐年累積攀升。尤其台灣髖部骨折發生率高居亞洲之冠,其五年死亡率甚至高於乳癌,已成為長者健康中最被低估的隱形危機。為喚起社會對「沉默的骨鬆危機」的重視、特別是致死率甚高的髖骨骨折,亞東醫院率先導入 AIM DeepXray™骨鬆AI精準輔助診斷系統,開創全自動化骨鬆風險偵測,讓「拍一張X光就能看出骨密度」落實於臨床。這項創新技術大幅提升偵測效率與精準度,展現亞東醫院以AI強化預防醫學、守護長者行動力與健康的決心。

圖說:亞東醫院率先導入 AIM DeepXray™骨鬆AI精準輔助診斷系統,開創全自動化骨鬆風險偵測 

亞東醫院副院長彭渝森表示,如何讓長者「站得穩、走得久」是醫療體系的重要課題。骨質疏鬆常被忽略,多數患者直到骨折後才發現問題。亞東導入AI骨密度分析系統,讓篩檢更普及、更便利,成為醫師的「第二雙眼」,主動偵測、提前預警,真正落實預防勝於治療。

圖說:亞東醫院副院長彭渝森以AI助力預防醫學,守護長者「站得穩、走得久」

亞東在AI胸腔X光判讀與影像診斷已有深厚基礎,彭渝森副院長指出,此次應用於骨鬆防治是AI臨床的重要里程碑,也盼結合社區與居家照護,打造以病人為中心的智慧醫療生態。

圖說:亞東醫院骨科部骨鬆與骨腫瘤科主任吳凱文指出DeepXray™系統可讓骨鬆篩檢從「被動等待」轉為「主動偵測」

亞東醫院骨科部骨鬆與骨腫瘤科主任吳凱文,骨質疏鬆的危險在於「無聲無息」,多數患者在骨折前毫無自覺。衛福部資料指出,髖部骨折患者五年存活率僅約50%,顯示早期篩檢的重要性。

為突破傳統偵測門檻,亞東導入采風智匯自主研發的 AIM DeepXray™骨鬆AI精準輔助診斷系統,讓骨鬆篩檢從「被動等待」轉為「主動偵測」。患者僅需拍攝一張髖部X光,AI即可於30秒內自動生成精準骨密度報告,並與院內系統完全整合,協助醫師即時判讀並制定治療決策。

臨床驗證顯示,AI偵測與傳統DXA骨密度儀相符率達93%。院內實證中,AI判定為高風險的75位患者中有70人經DXA確診骨鬆,60人已立即接受治療,大幅縮短診斷至治療時間。吳凱文主任強調,AI技術讓醫師能在例行X光檢查中同步完成骨密度評估,實現「提早發現、即時治療」,成為骨鬆防治的新利器。 

65歲林阿姨因輕微腰痠就醫,醫師透過 DeepXray™骨鬆AI精準輔助診斷系統,在髖部X光影像中發現早期骨質流失,及時進行藥物與運動治療。三個月後追蹤顯示,骨密度明顯改善,走路也更加穩健。吳凱文說明,過去需依賴DXA檢測才能確診,如今只要一張X光,AI即可精準判讀骨質密度、提前預警骨鬆風險,達到早期防治的成效。

圖說:采風智匯股份有限公司 共同創辦人董事長顏昌洲醫師長期深耕醫療AI領域,在臨床導入與跨國技術合作上皆具豐富經驗

采風智匯董事長顏昌洲博士、本身也是骨科醫師,他補充目前采風智匯的骨鬆AI精準廣篩技術已與桃園、南投及花蓮三地衛生局合作完成逾3,500人次篩檢,結果顯示50歲以上民眾中約三成為骨鬆患者、六成骨量偏低,健康者僅不到一成!AI讓偏鄉居民無須等待DXA檢查,即能掌握骨骼健康狀況,真正將預防醫學落實於社區與偏鄉。

彭渝森副院長也表示,導入AI骨密度分析不僅是技術升級,更是實踐「健康老化」與「智慧醫療」的重要一步。亞東將持續推動跨科整合與社區延伸計畫,讓AI幫助更多民眾遠離骨折風險、提升生活品質。

此次發表會邀請AIM Japan 株式会社松本健一先生出席,分享日本在AI骨鬆偵測的臨床應用與政策經驗。他指出,日本政府已將骨鬆篩檢納入國家健康政策,目標2032年前將篩檢率從5.5%提升至15%。DeepXray™技術已於日本骨質疏鬆症學會發表,其腰椎與髖部影像分析與DXA結果高度一致(相關係數0.901),被公認為早期診斷與骨折風險預測的高效工具。

松本先生進一步說明,骨鬆AI判讀關鍵在於「選擇正確的骨部位」。國際與日本骨鬆學會皆認定髖部與腰椎為唯一標準部位。若使用胸骨或四肢骨影像,無法準確預測骨折風險,日本iSurgery公司即因使用胸骨影像而遭撤銷醫療認證,凸顯標準化的重要性。

彭渝森副院長指出,亞東長期致力於將智慧醫療落實於臨床,讓AI成為提升照護品質與病人安全的關鍵助力。AI骨密度分析不僅提升診斷效率,更是骨鬆防治的第一道防線,幫助民眾從早期掌握健康主動權。

未來,亞東將持續推動AI技術與臨床整合,從院內延伸至社區,打造全民骨骼健康防護網,讓「不骨鬆、不骨折、健康老化」成為台灣長者共同目標。智慧醫療的價值不僅在技術突破,更在以人為本的醫療思維,亞東將持續扮演AI臨床應用的領航者,推動精準醫療與預防醫學,實現「讓健康更智慧、讓照護更有溫度」的願景。

 

 

author avatar
陳 家珍
spot_i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