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家源記者 / 綜合報導】
51歲的宜蘭吳先生,某日運動後突發腦中風倒下,雖經急救保住性命,卻失去了最基本的「說話能力」。醫師診斷為左顳葉梗塞導致的失語症,聽說讀寫全面「斷線」。起初他只能理解文字、卻聽不懂口語,一度陷入無助與焦慮。所幸在家人支持與醫療團隊協助下,他積極投入復健,並於羅東博愛醫院接受高壓氧輔助治療,每週定期進艙,讓「腦袋逐漸清醒」,形容自己像是「大腦在重新開機」。

根據羅東博愛醫院高壓氧治療中心主任何春生表示,吳先生自6月起接受密集高壓氧治療,透過高濃度純氧環境提升血液與組織含氧量,有助於修復缺血性腦區、減輕水腫、並促進神經再生。經過三個多月的治療後,吳先生語言表達雖未完全恢復,但理解力與反應明顯改善,自評約有三成進步,醫療團隊也觀察到神經學修復的良性變化。「他從只能用筆談,到能開口說出簡短詞句,這就是重生的開始。」何主任說。

何春生主任指出,高壓氧治療並非萬靈丹,效果與中風類型、嚴重程度及治療時機密切相關。臨床研究顯示,高壓氧可提升慢性中風患者的運動與認知功能,增加腦中風患者血清中腦源性神經營養因子(BDNF)濃度,進而促進神經可塑性。不過,他也提醒,治療仍有潛在風險,如耳壓不適、血糖波動等,病患應在專業醫療團隊評估後再進行。吳先生的案例顯示,只要及時介入並持續復健,腦中風後的生活仍有機會「重啟希望」。

新聞來源:羅東博愛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