耗資8290萬強化結構安全升級 台中大坑觀音亭景觀平台吸睛

報新聞/中部特派員鄒志中報導   「甜點系地標」掀話題!說到做到!承諾兌現!台中市北屯區大坑風景區最受歡迎的登山據點——大坑9號步道終點的「觀音亭」,近日以嶄新面貌正式回歸。台中市政府建設局斥資新臺幣8,290萬元推動「北屯區大坑觀音亭景觀休憩平台工程」,歷經精心規劃與強化結構後,已於近日順利完工。台中市長盧秀燕2025年10月22日親自出席完工祈福典禮,宣布全新多功能平台啟用,該地標因其金屬格柵包覆碎石的結構外觀,被網友暱稱「超大尺寸沙琪瑪」,意外成為爆紅的「甜點系地標」打卡熱點。

結構安全優先:斥鉅資解決老舊危險問題

台中市長盧秀燕在啟用典禮上表示,她對在大坑成長的土地懷抱深厚情感,過去也經常在此登山休憩。鑒於觀音亭設施長期老舊破損、結構不穩,經檢測確認存在嚴重安全疑慮,台中市政府為保障市民登山安全,曾忍痛暫時封閉。

「當時我向台中市民承諾,封閉是為了『重做、做安全、做好用、做美觀』,如今我們說到做到!」盧市長強調,本次整建工程總花費8,290萬元、總面積超過0.29公頃(逾1,000坪),其中多數預算皆用於地基強化與結構安全提升。考量台中市大坑步道每年約有250萬人次造訪,確保結構安全無虞是工程的首要目標。

友善人本設計:打造雙層立體化休憩空間

本次觀音亭景觀平台透過立體化設計,大幅優化了空間利用率和使用者體驗。

盧市長進一步說明,新的平台採上下雙層規劃,形成「雲頂觀景區」與「雲底休憩區」:遊客可在上層俯瞰開闊山景,在下層享受遮陽乘涼的舒適空間。

台中市建設局長陳大田則補充,新平台以「人本、安全、友善」為核心理念,採上下弧形設計,並打造了連續且暢通的無障礙步道系統。

數據顯示,休憩空間獲得顯著放大:

  1. 遮陽面積倍增:遮陰空間從原來小鐵棚的220平方公尺,透過上下層設計,大幅增加至480平方公尺,擴大超過2倍。
  2. 廣場空間擴大七倍:平整廣場面積由原來的50平方公尺,擴大至350平方公尺,讓登山民眾擁有更寬敞的活動與休憩空間。

融合山林意象:創造全新打卡亮點

在景觀設計上,台中市政府團隊特別注重與大坑自然環境的融合。盧市長表示,工程從設計到施工全程避免使用刺眼色彩,盡力保留原有樹木與綠地,維持大坑自然意象。

台中市建設局陳大田局長指出,平台內部規劃了綠地廣場與環狀步道,並運用複層植栽增加綠意層次。在材質選擇上,則使用低彩度材質與植栽來修飾邊坡,讓設施完美融入山林環境。夜間搭配柔和照明設施,亦同步提升了夜間的安全性與景觀氛圍。

台中市建設局表示,觀音亭不僅成功兌現了台中市政府對安全的承諾,同時也塑造了大坑地區全新、舒適又有趣的「甜點系」打卡亮點,預計將吸引更多遊客上山,體驗升級後的登山樂趣。

據了解,完工典禮政商雲集,包含盧秀燕市長、立法委員黃健豪、多位台中市議員(沈佑蓮、曾朝榮、陳成添、劉士州、陳文政等),以及立法院副院長江啟臣、多位台中市議員服務處代表、台中市政府團隊多位局處首長及台中市北區、台中市北屯區里長皆一同共襄盛舉,見證工程順利啟用。

author avatar
鄒 志中
報新聞/中部特派員
spot_i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