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家源記者 / 綜合報導】
在全球景氣與供應鏈雙重震盪下,台灣中小企業如何從逆境中重整旗鼓? 東吳大學商學院 EMBA 高階經營碩士在職專班特別推出「21世紀國富論」專題講座,邀請第17屆學長、 陳恩照(致冠企業負責人)分享其於紡織業的創新實踐。陳學長指出,台灣紡織不再只是「代工」,而是成為機能性化學纖維研發、生產轉換者(converter),提升供應鏈整合與品質掌控能力,為中小企業開創新競爭優勢。

陳恩照進一步分析:首先,台灣研發機能性化學纖維已具生態系基礎,從原物料、精緻化製程到品牌合作鏈條完整;許多國際品牌如 Nike、Adidas 、Lululemon 皆從台北紡織展觀察台灣原物料創新。其次,台灣紡織中小企業透過「職人裝」市場切入—針對夏季冷感、防油防污、醫師白袍抗菌抗病毒、廚房白袍防水防油等需求,提供高彈性、訂製化的機能性制服,形成專利利基。第三,台灣企業身為「converter」,從原料到定製、從開發到製造,每一環均自主掌控品質,令國際品牌信賴其供應鏈。

另一方面,東吳 EMBA 在課程設計上也反映這樣的產業轉型趨勢。學程除「經營管理組」外,更新增「數位轉型組」與「智慧物流組」,11 月起三場招生說明會由 張榮貴董事長談 AI 2.0 商業思維、 劉必榮教授談「川普談判學」、 賴茂山總經理談數位轉型營運策略,凸顯該班培育中高階主管應對變革的決心。
新聞來源:東吳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