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新聞|黃振綱/越南綜合報導]-蘋果公司正採取前所未有的戰略轉變,選擇越南作為全新產品線的主要生產基地,產品涵蓋AI整合的家庭安防攝像頭、智能家居控制顯示器,以及可互動的桌面機器人。
根據Bloomberg與Nikkei分析師指出,這標誌著蘋果首次在產品開發初期階段就將越南納入核心製造布局,而非如以往先在中國生產後再轉移產線。儘管美國對越南商品課徵20%進口關稅,蘋果仍願意承擔成本,以換取供應鏈安全性與生產彈性。
越南政府同步加速數位轉型、清潔能源與高階人才培育計畫,積極配合科技產業需求擴張。此舉不僅反映蘋果分散中國依賴的決心,也預示越南正從代工衛星升級為具備工程設計與產品驗證能力的科技樞紐。
蘋果與比亞迪合作量產三大新品
- 安防攝像頭(代號J450):預計2025年底推出,為蘋果首款室內安防產品,採用天馬微電子LCD面板以降低成本。
- 智能家居中樞(代號J490/J491):配備7吋顯示器與新版Siri助理,可像ChatGPT般從網路擷取答案並控制家電。原定2025年3月發表,因AI軟體延遲推遲至2026年春季,定價約350美元(約新台幣11,000元)。
- 桌面機器人:配備旋轉機械臂與9吋螢幕,可自動調整視角並進行語音互動,因馬達設計複雜與AI功能未完善,延至2027年發布。
- 合作夥伴:比亞迪負責最終組裝、品質檢測與包裝流程;蘋果同步計劃擴大越南iPad產能。
越南科技生態系全面升級
- 半導體巨頭進駐:NVIDIA、Marvell、Synopsys、Foxconn近期擴大越南AI與晶片相關項目,不僅投資生產線,更尋求工程培訓本地合作夥伴,並設立AI研發與資料中心(據Reuters報導)。
- 全球科技廠商跟進:Google、Dell、歌爾聲學等持續加碼越南投資,越南被視為美國「回流製造」政策下的戰略平衡點。
- 越南股市熱度:2025年越南股市累積上漲約40%,反映投資人對製造業轉移趨勢的信心(Bloomberg數據)。
- 關鍵優勢:政治穩定、技術勞動力快速成長、政府積極配合數位轉型與清潔能源政策。
重點觀察與決策提醒
- 台灣供應鏈在越南布局的競合態勢如何? 鴻海已在越南擴展AI晶片項目,天馬微電子供應LCD面板;台廠是否應加速在越南建立研發與工程驗證能力,以鞏固蘋果供應鏈地位?
- 20%美國關稅的成本轉嫁如何影響台廠毛利? 蘋果願意吸收關稅成本,但代工廠議價空間是否被壓縮?台廠應評估成本結構與越南在地化供應鏈整合策略。
- 越南升級為科技樞紐對台灣產業有何長期影響? 若越南成功承接R&D與產品驗證階段,台灣在全球科技價值鏈的角色是否面臨重新定位壓力?半導體與高階製造優勢如何強化?

本文出自:索引新聞 INDEX News
原文連結:https://news.org.tw/22407/
歡迎分享,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