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新聞|李浩宇/泰國綜合報導]-泰國政府正全力押注「未來食品」產業,目標在2027年(佛曆2570年)創造超過5000億泰銖經濟價值,並透過監管革新加速企業進入市場。
泰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宣布將在2027年前建立超過150種經認證安全成分與原料的「正面清單」制度,讓企業無需進行昂貴且耗時的研發即可使用這些成分製造健康產品,預估可削減企業成本逾70%,並能立即在標籤上標示經核准的健康聲明。
目前未來食品僅占泰國食品出口總額11%,但透過創新與先進加工技術,出口價值有望提升20至30%。
這個被聯合國糧農組織與英國皇家學會認定將徹底改變全球食品生產與消費模式的新興產業,已成為泰國鞏固「世界廚房」地位、搶攻數千億美元全球市場的戰略支柱。
四大支柱撐起泰國未來食品戰略
- 功能性食品稱霸出口:含益生元、Omega-3等特定成分的機能性食品,2025年第一季出口達379.9億泰銖,泰國未來食品貿易協會預估全年出口將達1700至1730億泰銖,穩居四大支柱之首。
- 替代蛋白成長爆發:涵蓋植物基、昆蟲與細胞培養蛋白,2025年第一季產值超過65億泰銖,植物基產品銷售自2021年已增長近30%,預計2025至2029年再增長43%。
- 醫療與個人化食品:針對慢性病患者的營養配方及基於基因與健康數據客製化飲食,2025年出口達70.1億泰銖,由生物科技與AI技術驅動。
- 有機食品勢頭強勁:無合成化學物質與基因改造的產品,2025年第一季年增19%至16億泰銖以上。
監管革新打通市場進入障礙
- 正面清單加速審批:FDA與高教科研創新政策委員會等機構合作,2024年完成5項、2025年新增50項認證成分,2027年累計達150項,大幅縮短產品上市時間。
- 成本驟降70%:企業可直接使用清單內成分無需自行投入研發,並獲准在標籤上標示健康聲明,降低進入門檻。
- 全球供應鏈卡位:推動泰國企業進入全球食品生產鏈、吸引先進技術投資、提升農民收入,增加國內與出口市場價值。
歐洲市場成替代蛋白黃金戰場
- 歐洲零售巨頭承諾:Lidl設定2030年前在31國提升植物基銷售20%,Ahold Delhaize目標達50:50植物與動物蛋白比例,為泰國生產商開啟龐大出口商機。
- 價格競爭力浮現:植物基產品價格自2022年高峰已下跌8%,生產成本持續降低,逐漸具備與肉類競爭的價格優勢。
- 環境優勢明顯:植物基產品比猪肉減少88%溫室氣體排放、比雞肉少67%,節水超過94%,符合巴黎協定氣候承諾與PM2.5治理需求。
重點觀察與決策提醒
- 泰國大舉降低未來食品市場進入門檻,台灣功能性食品與保健原料業者如何搶進泰國供應鏈或合作研發?
- 歐洲零售通路承諾植物基蛋白比例倍增,台灣植物肉、發酵蛋白與食品科技新創能否借泰國「世界廚房」通路優勢拓展歐洲?
- 泰國瞄準5000億泰銖產值目標,台灣如何借鏡其監管創新與正面清單制度,加速本土未來食品產業發展並提升國際競爭力?

本文出自:索引新聞 INDEX News
原文連結:https://news.org.tw/22112/
歡迎分享,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