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新聞|蔡文傑/菲律賓綜合報導]-根據菲律賓星報報導,菲律賓稻米自給率在2024/25年度跌至69.7%,創下37年來最低紀錄,較十年前2014/15年度的91.6%大幅下滑21.9個百分點。
這個東南亞人口大國正面臨結構性糧食危機,稻米產量缺口從2014/15年的140萬噸暴增至2024/25年的350萬噸,預估至2028/29年將進一步擴大至610萬噸。
菲律賓已連續四年蟬聯全球最大稻米進口國,2025年進口量預計達430至550萬噸,相當於國內消費量的30%。
分析指出,有限的可耕地、颱風頻繁侵襲、人口持續成長等結構性挑戰,使菲律賓稻米生產成長率僅2%,遠低於消費需求年增2.5%的速度,進口依賴度將持續攀升。
自給率崩跌背後的三大結構困境
- 產量追不上人口:BMI研究報告顯示,菲律賓稻米消費年均成長2.5%,但國內產量成長率僅2%,十年間自給率從91.6%暴跌至69.7%,缺口逐年擴大。
- 天災重創產能:2025年四場颱風在早收期來襲造成15萬噸損失,聖嬰現象再添60萬噸減產,合計損失達75萬噸。
- 可耕地受限:菲律賓可耕地有限加上颱風頻繁,使稻米種植面積難以擴張,只能仰賴提高單位面積產量來增產。
進口依賴度飆升的連鎖衝擊
- 全球第一買家:菲律賓2024年進口480萬噸稻米,2025年預估達430至550萬噸,進口占消費比重從五年前17%躍升至30%。
- 價格主權喪失:國際米價波動直接衝擊菲律賓民生,馬可仕總統2022年承諾將米價降至每公斤20披索的目標難以實現。
- 農民棄種危機:進口米低價競爭壓低稻穀收購價至每公斤8至12披索,農民種植意願持續下滑。
重點觀察與決策提醒
- 菲律賓稻米自給率崩跌,是否為台灣農業技術輸出與稻米加工設備出口的契機?
- 全球最大稻米進口國地位鞏固,台灣種苗、肥料與智慧農業業者如何搶攻菲律賓市場?
- 東南亞糧食安全體系面臨考驗,台灣如何在區域供應鏈中建立戰略地位並確保自身糧食韌性?

本文出自:索引新聞 INDEX News
原文連結:https://news.org.tw/22109/
歡迎分享,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