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詐騙不只靠警察 鄭孟洳籲建構「青年志工」與「心理輔導」雙重防護網

114年高雄市詐欺受理數與財損金額排名表
圖:高雄市議員鄭孟洳辦公室提供

記者王百佑報導

高雄市議員鄭孟洳今(15)日在議會質詢時指出,防範詐騙不應只是警政單位的責任,更需要建構一套結合青年力量與心理健康的社會安全網。她具體建議市府推動「青年防詐志工制度」,並建立跨局處的「心理防詐輔導網絡」,將防詐思維從被動的打擊犯罪,提升為主動的社區關懷與支持。

鄭孟洳援引審計報告指出,高齡長者與青少年是詐騙的兩大高風險族群,其中12至17歲涉詐學生更有近六成是扮演「車手」角色。她批判,現行防詐宣導多停留在印製文宣等「投入型指標」,缺乏實際成效評估。

為此,她建議警察局與青年局合作,推動「青年防詐志工制度」。透過走入大專院校招募並培訓學生,讓他們成為社區防詐的種子部隊,深入長照機構、關懷據點向長者宣導。鄭孟洳說:「當年輕人自己學會了防詐,也能回家教會家人防詐,這才是最有效的社區宣導。」

「許多受害者不是不願報案,而是不願承認自己被騙。」鄭孟洳一語道破受害者的心理困境,強調應破除「受騙是笨、求助是羞」的錯誤觀念。

苗栗縣「潛在被害人查找計畫」成效
圖:高雄市議員鄭孟洳辦公室提供

她以苗栗縣警局與心理健康中心合作推動「潛在被害人查找計畫」的成功案例為證,該計畫今年已成功攔阻2327萬元。她建議高雄市應仿效此模式,由警察局與衛生局合作,串聯生命線、心理健康中心及社區關懷據點,建立「心理防詐輔導網絡」。

鄭孟洳總結,防詐不應只是冰冷的口號,市府應整合心理衛生、社會救助與法律輔導資源,建構一個有溫度的社會安全網,才能真正接住每一位可能受騙的市民。

author avatar
王 百佑
報新聞報總編輯。
spot_i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