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新聞|黃振綱/越南綜合報導]-越南歐洲商會(EuroCham)10月14日發布2025年第三季商業信心指數報告,指數攀升至66.5,創三年來新高,顯示歐洲企業在美國關稅壓力與全球供應鏈重組浪潮中,對越南市場展現強勁韌性。
儘管31%受訪企業反映財務績效受美國新關稅措施負面影響,較第二季的15%顯著上升,但僅3%企業考慮撤出越南,80%受訪者對未來五年前景保持樂觀,76%願推薦越南作為投資目的地。
越南第三季GDP年增8.23%,接近政府設定的8.3-8.5%成長目標,加上2025年8月政府推出三項簽證與工作許可改革法令,以及歐盟承諾投入28億歐元支持能源轉型,均強化外資長期布局信心。
行政改革加速落地 簽證新政成外企續留關鍵
越南政府2025年8月推出的行政改革措施,正成為穩定外資信心的關鍵支柱:
- 219號法令:授權地方政府核發工作許可、開放線上申請、降低優先領域外籍專家經驗要求、擴大豁免類別並簡化文書作業,48%企業反映已對營運產生正面影響。
- 221號法令:針對對越南社經發展有貢獻的特定外籍人士提供限期簽證豁免,反映吸引國際人才的彈性策略。
- 229號法令:擴大免簽政策至18個歐盟成員國,強化歐越人才流動連結。
- 行政效率挑戰:儘管改革進展明顯,65%企業仍指出行政程序負擔為障礙,尤其增值稅退稅流程與各省工作許可解釋不一致問題持續造成營運不確定性。
綠色轉型成投資新戰場 歐盟28億歐元押注越南能源
綠色經濟從政策願景轉為實際投資項目,歐企正加速布局永續供應鏈:
- 資金到位:歐盟在10月9日布魯塞爾全球門戶論壇上,透過公正能源轉型夥伴關係(JETP)承諾投入28億歐元,協助越南電力部門去碳化及電網現代化;歐盟全球門戶計畫預計2027年前於全球動員3,000億歐元,越南為亞洲區關鍵合作夥伴。
- 企業行動:1/4歐洲企業過去兩年已實施全面綠色計畫,ESG報告與認證領先採用,37%企業推出碳減排或抵銷專案;42%企業反映提升客戶信任與市場准入,39%獲得營運效率提升,32%記錄可衡量財務收益。
- 法規壓力:歐盟森林砍伐法規(EUDR)將於2026年生效,已促使超過1/3企業檢視供應鏈,11%開始調整採購實務以符合歐盟永續標準。
- 結構性障礙:再生能源採用因電網限制與缺乏直接購電協議而進展緩慢,多數企業對如何取得綠色創新資金仍不明確。
重點觀察與決策提醒
- 在美國關稅壓力下越南仍展現強大吸引力,台灣製造業是否應評估越南作為分散生產基地的可行性,特別是在電子、紡織等受關稅影響較大的產業?
- 歐盟對越南能源轉型的28億歐元投資,是否為台灣綠能產業(如太陽能、風電設備)進入越南市場的契機,台商如何搭上這波綠色供應鏈重組浪潮?
- 越南行政改革雖有進展但仍存在省際不一致問題,台商在越南拓展多據點時,如何建立有效的法遵與政府關係管理機制以降低營運風險?

本文出自:索引新聞 INDEX News
原文連結:https://news.org.tw/21726/
歡迎分享,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