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火場到議會:黃雍琇以20年消防志工經驗守護高雄前鎮小港

記者王百佑報導

她不是典型的政治人物,而是一個在火場、災區、夜裡的救護車旁,守了20年的消防志工。黃雍琇,用一身「消防DNA」,在2022年選戰落敗後沒有退場,反而更早披上戰袍,再次走進前鎮、小港的每條巷弄。
這一次,她帶著兩個關鍵信念:「守護第一線警消的勞動權」與「讓前鎮小港成為真正安心生活的城市」。

壹・消防志工的DNA:來自第一線的二十年守護

談及公共服務,黃雍琇的起點,不在政治舞台,而在煙霧瀰漫的救災第一線。長達20年的消防志工生涯,是她最深刻的生命印記,也塑造了她獨一無二的從政DNA。「因為自己當了這麼久的消防志工,都是和基層弟兄接觸,也常常聽到他們的心聲,會覺得我應該為他們做些什麼。」這份來自第一線的深刻同理,是她投身政治最原始的初衷。

她親眼見證了消防員的辛勞與付出。「勤務結束後,還要整理裝備,接著進行自主訓練。」她描述道,「我親眼看過他們在分隊裡,背著沉重的輪胎來回拖行訓練,那過程真的很辛苦。」 無論是為了火場救援而維持的極限體能,還是像花蓮大地震時,那份自主發動、馳援災區的精神,都讓她深受感動,也讓她看見了基層警消最真實的需求與困境。

黃雍琇(右三)與 新竹縣婦女防火宣導協會竹東分隊成員於高雄市義勇消防總隊第一宣傳大隊前金分隊 交流合影,
共同推廣防災教育與消防安全意識,展現消防志工堅守第一線的熱忱與使命感。
圖/黃雍琇FB

「如果要救人,一個70公斤的傷患,你就得用你的雙手把他扛下五樓。」她說,這就是警消的日常——不是英雄片,而是高壓、孤獨、沒人看見的漫長訓練。

她語氣平穩地說:「就是因為看得多,所以知道他們需要被好好照顧。」

貳・那份沒有熄滅的火焰:母親的遺願與鄉親的託付

2022年的敗選,對許多人而言或許是終點,對黃雍琇卻是一個嶄新的起點。「開完票的當下,身邊所有支持者都哭著為我抱不平。但我告訴他們,沒關係,我們勇於接受挑戰。」 她沒有氣餒,反而更早、更堅定地投入下一次的挑戰,這份無比的決心,源自兩股最溫柔、也最强大的力量。

第一股力量,來自母親的遺願。黃雍琇的母親在選舉後不久,因病過世。她永遠記得媽媽生前對她說的話:「阿琇,妳要穿得漂漂亮亮的,媽媽支持妳。」 這句話,從此成為一股使命感,時刻推著她向前走。「身旁的朋友都問我,妳這樣每天跑,都不會累嗎?我也不知道,就好像有事情做,每天都很有精神。」

黃雍琇

第二股力量,則來自鄉親的託付。「每次我走在前鎮、小港,大家看到我,都會熱情地跟我說:『阿琇,加油!不能放棄,妳一定要繼續拚!』」 這些溫暖的鼓勵,讓她深信自己不能辜負大家的期待,必須再次爭取為鄉親服務的機會。


圖/黃雍琇FB

參・從火場到議會:為警消弟兄爭取最實質的權益

正是因為有著20年與基層弟兄並肩作戰的經歷,黃雍琇的政見,始終圍繞著「安全」與「權益」。她深刻理解,警消人員的困境,遠非外界所能想像。他們的工作性質特殊,體能要求極高,勤務結束後還需自主訓練,以應對隨時可能發生的救援任務。

她點出幾個長年未被看見的問題:

  • 警消自主訓練時間未被納入工時計算

  • 裝備費不足,基層分隊仍需自購耗材

  • 執勤後的心理壓力無正式輔導機制

黃雍琇

若有幸進入議會,她將運用自身最深刻的理解與同理心,為這群默默守護城市的英雄們,爭取最實質的改變與福利。她要將過去在第一線聽到的心聲,轉化為議事廳中最有力的質詢,確保他們的付出,能得到應有的尊重與回報。

肆・一位守護者的擘劃:為前鎮小港打造更溫暖的家園

黃雍琇的守護藍圖,不僅僅局限於警消領域。身為一位職業婦女,她深刻體會一個媽媽要在家庭與工作間取得平衡有多麼不容易。因此,她將持續關注婦幼與家庭議題,期許能讓現有的公托、育兒補助等政策更加完善,為高雄打造一個更溫暖的環境。

對她而言,為民服務是內心快樂的泉源。「當民众需要我,他才會找上我。我幫他想盡辦法,把事情處理好之後,自己會覺得非常有成就感。」 這份發自內心的熱忱,結合了消防志工的堅毅與母親的溫柔,正匯聚成一股守護前鎮、小港的強大力量,準備好迎接下一次的挑戰。

 

author avatar
王 百佑
報新聞報總編輯。
spot_i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