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胡文琦 親民黨發言人
他山之石可以攻錯,民進黨果然有另類創意與戰術想定。媒體報導,針對2026地方縣市首長的選戰布局,民進黨的選舉對策委員會日昨(1日)開會盤點了各選區的潛在人選云云。據悉,除了傳統綠營優勢選區的台南市、高雄市和嘉義縣等開放報名初選外,其他的徵召區為避免有「遺珠之憾」發生,黨中央將開放一段報名時間,讓有意願參選的人也可主動表達意願云云。
依據民進黨發言人吳崢的會後轉述,選對會的成員在過去的兩週已廣泛蒐集並回報各個選區的潛在人選,不論是否辦理初選,時程和相關人選都將加速進行。有意思的是,為了避免「遺珠之憾」,因此將於「徵召區」設置表達參選意願的「補救、修正」的彈性危機處理時間序列,相關擬參選人可以逕自向黨秘書長暨選對會召集人的徐國勇表達意願,以避免有戰將戰士沒有被調查到。
坦白說,筆者對民進黨的執政績效存有不同見解外,唯要說句公道話的是,民進黨的調整速度與因應戰術靈活的「選舉細胞與頭腦」,確實讓人肯定。相對其他在野政黨的「遊戲規則」而言,雖說近些年確有些許轉變,但嚴格來說,就仍只是「些許」的程度,而未能接地氣、與時俱進的「跟得上民心轉變」。準此,民進黨此際所推出的「遺珠條款」,確實值得所有在野政黨審酌精進,以找出無須論資排輩的制式窠臼才是。
*專欄反映作者意見,不代表本社立場
原始新聞來源 【胡文琦專欄】民進黨的「遺珠條款」值得借鏡 臺灣郵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