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律賓】稻米進口「1月開、2–4月再禁」,價格穩定與農民收益兩難

【菲律賓】稻米進口「1月開、2–4月再禁」,價格穩定與農民收益兩難

[索引新聞|蔡文傑/菲律賓綜合報導]-政府規劃於2026年1月開放一個月稻米進口窗口,2–4月再度暫停進口,以支撐當季稻穀收購價;此前延長中的進口禁令仍在有效期。市場關注進口節奏調整對庫存與通膨的平衡。


為何採「短開長禁」的節奏?

  • 目標在農收季維持糧價、避免進口擠壓;並於淡季補庫存。
  • 主管部會口徑指出,年內禁令延長既定,後續視價格與庫存滾動調整。
  • 國內中長期仍依賴越南、泰國作為主要來源。

對物價、匯率與港埠物流的影響?

  • 短期影響:1月集中進口恐造成碼頭壅塞與運價波動。
  • 中期影響:若2–4月禁令拉長,餐飲與食品鏈成本轉嫁壓力升。
  • 長期影響:進口管理常態化,或促使倉儲與冷鏈資本開支增加。

重點觀察與決策提醒

  • 台灣糧商是否需與越、泰供應商簽訂「1月集中交付+分批到港」之彈性條款?
  • 台灣食品鏈是否需建立期貨/遠期購買以平抑一月運價尖峰?
  • 若菲方延長禁令,跨國品牌在當地售價策略如何避免需求受損?
【菲律賓】稻米進口「1月開、2–4月再禁」,價格穩定與農民收益兩難
圖/僅供示意

本文出自:索引新聞 INDEX News
原文連結:https://news.org.tw/19526/
歡迎分享,轉載請註明出處。

author avatar
索引新聞
spot_i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