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律賓AI法規正式上桌:馬可仕與國會敲定44項優先立法

菲律賓AI法規正式上桌:馬可仕與國會敲定44項優先立法

[索引新聞|編輯部/菲律賓快訊] — 10月1日(PHT),菲律賓總統小馬可仕(Ferdinand R. Marcos, Jr.)與國會領袖在馬拉坎南宮召開立法—行政協調會議(LEDAC),正式確認20屆國會44項優先法案清單,其中包含「選舉中社群媒體、AI與網路技術公平使用」(Fair Use of Social Media, AI and Internet Technology in Elections)立法,以及網路安全法、數位支付法等數位經濟配套。總統府聲明指出,這些數位經濟措施旨在「確保線上交易安全、促進創新,並確保數位平台在治理與公共生活中的安全與負責任使用」。


這次立法到底要管什麼?

從已公開名單來看,第42項「選舉中社群媒體、AI與網路技術公平使用」法案直接點名AI,並與網路賭博、網路安全、數位支付等議題並列數位經濟支柱。BusinessWorld與《菲律賓星報》均確認44項清單涵蓋稅務、銀行保密法修正、地方政府法修正、稻米關稅法修正等廣泛領域。

然而,各法案條文細節(例如是否涵蓋深偽標示義務、資料治理與模型問責、或針對高風險應用的差異化規範)尚未對外公布。企業應先盤點現有個資、網安與內容責任框架的銜接點,以便草案出爐時迅速回應。

可能引發哪些連鎖效應?

一旦AI立法進入委員會審議,金融、平台、教育與公共部門的合規支出將上升;同時也為「模型治理工具、資料匿名化、內容溯源、AI審核/稽核服務」打開需求。

若條文採取風險分級與「高風險用例」清單模式,可能影響醫療、招聘、信貸等產業的AI產品上市時程。相較歐盟AI Act,菲律賓或傾向結合本地資通訊環境與選舉資訊完整性的政策目標,聚焦深偽治理與平台責任。BusinessWorld指出,數位經濟立法包含網路賭博與網路安全等配套,顯示政府意圖建立整體數位治理框架。


重點觀察與決策提醒

  • Q1: 台灣在菲業者是否需要提早導入資料溯源/內容簽章機制,以符合可能出現的深偽標示義務?
  • Q2: 若菲律賓採「高風險用例」管理,台灣醫療/金融AI方案在法遵與驗證上要預留多少導入時間?
  • Q3: 面對跨境資料要求,台灣企業在菲專案是否需要調整在地化託管與第三方稽核策略?
菲律賓AI法規正式上桌:馬可仕與國會敲定44項優先立法
圖/僅供示意

本文出自:索引新聞 INDEX News
原文連結:https://news.org.tw/18335/
歡迎分享,轉載請註明出處。

author avatar
索引新聞
spot_i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