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新聞|編輯部/菲律賓快訊 — 菲律賓貿易與工業部(DTI)宣布,微型企業申請「電商菲律賓信任徽章(E-Commerce Philippine Trustmark)」全額減免,小型企業享 50% 費用折減(9/29 公告);同時監理與稽查也同步升級,主管機關近兩日通報線上違規家電查扣金額達 ₱13 百萬,並重申對未完成註冊或違規平台的執法方向。上述措施與執法進展,為正數位化的在地新創與中小賣家帶來合規成本與信任紅利的再平衡。
這波降費,怎麼改變創業者的「上線門檻」?
DTI 指出,為提高「可信商家」可見度並壓低合規負擔,微型企業(micro)零費用、小型企業(small)半價的新制已上路;先前外界對**₱1,130 申請費的負擔提出質疑,如今成本下修,有望提升申請意願並擴大覆蓋率。同時,DTI 先前也說明信任徽章登記時程與行政配套,並以查核與取締強化市場秩序。就創業端而言,降低前期費用可釋放現金流、縮短上線週期,亦有助跨境平台、社群商務與自建站(D2C)新創更快取得「信任背書」。
降費之外,執法收緊會不會變成新的壓力?
稽查面的加速,代表「胡蘿蔔加棒子」並行:一方面以減免鼓勵申請,一方面以查核傳遞零容忍訊號。PNA 指出,近期 DTI 的市售查驗與違規下架動作頻密;Philstar 亦追蹤商家對費用與流程的意見。對新創電商品牌與聚合式平台而言,信任徽章既是轉化率資產,也是數位稅改、平台責任與消保強化下的合規門票。短期內,平台需同步優化商家審核、退換貨與客服 SLA,以免「掛牌不掛質」而被消保事件稀釋信任。
重點觀察與決策提醒
- Q1: 在費用下修後,台灣供應鏈或出海品牌與菲律賓在地新創合作,是否能以「聯合申請+共享合規」模式,縮短上線時程與風險?
- Q2: 面對跨平台銷售,台灣投資人如何評估「信任徽章」對轉化率、客訴率與行銷 CAC 的結構性影響?
- Q3: 若菲律賓進一步強化平台責任,台灣跨境電商與物流支付業者的合規對接與數據留存策略該如何前置?

本文出自:索引新聞 INDEX News
原文連結:https://news.org.tw/17713/
歡迎分享,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