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國:AI產業三日速報:政府推動「AI 轉型」、商業部啟動公務員AI培訓、媒體產業加速AI融合

泰國:AI產業三日速報:政府推動「AI 轉型」、商業部啟動公務員AI培訓、媒體產業加速AI融合

[索引新聞|編輯部/泰國快訊] — 過去72小時內,泰國數位政策與產業動向齊發:數位經濟促進機構(depa)推出「OTOD AI Transformation」計畫,釋出400項本土數位/AI解決方案、鎖定15,600家中小微企業與農業經營者;商業部旗下「商業發展廳(DBD)」啟動AI與大數據培訓,聚焦強化公部門與產業服務效率。


depa 為何把「AI 轉型」推到中小企業戰場?

depa 公布「OTOD AI Transformation」計畫,盤點400項由泰國供應商提供的數位/AI產品與服務(涵蓋製造、商貿、服務、零售與農業),目標協助全國15,600個體商與中小企業導入,用於降本增效與擴大銷售;depa 總裁 納塔彭寧瑪那帕猜林(Dr. Nuttapon Nimmanphatcharin)強調,計畫旨在以在地解決方案推動大規模數位採用。

作為配套,相關部會近期釋出「加速採用」誘因路線圖:包含研發/訓練費用200%稅額加計扣除、最長5年免稅免費數位服務名額等方案,以降低採用門檻並帶動需求側擴張。雖細部執行尚需依各部會公告,但政策訊號清晰:以稅務與投資工具加速AI在實體經濟的落地。

產業面會怎麼動?AI投資與供應鏈外溢風險何在?

短期看,400項在地解決方案可望帶動系統整合、雲端服務、邊緣裝置與培訓等周邊需求,形成「服務帶動硬體」的拉動效應;配合稅務優惠,可能出現發票/會計自動化、能源管理、零售需求預測等應用的「快速擴散」。但同時,供應商需面對模型成本、資料治理與隱私合規等瓶頸,且地方型企業導入速度將受到數位素養與資金週轉制約。
專家亦注意到AI爬蟲改變內容分發與流量擷取,進一步影響中小商戶的獲客與投放策略,迫使企業同步調整行銷與內容策略。


對台灣的策略佈局,我們該先看哪些門檻與合作點?

  • Q1: 台灣供應商若切入泰國「在地AI解決方案」供應鏈,應優先鎖定哪些可快速本地化(語言、法規、稅務銜接)的模組與產業垂直場景?
  • Q2: 在稅務加計扣除與免稅視窗下,台灣雲/邊緣/顧問服務如何設計「低前期、高黏著」的商業模式以提高中小企業續用率?
  • Q3: 面對AI爬蟲重塑流量分配,台灣品牌在泰國的內容與廣告投放要如何調整衡量指標(如轉化、留存與品牌搜尋)以避免對單一平台過度依賴?
泰國:AI產業三日速報:政府推動「AI 轉型」、商業部啟動公務員AI培訓、媒體產業加速AI融合
圖/僅供示意

本文出自:索引新聞 INDEX News
原文連結:https://news.org.tw/17167/
歡迎分享,轉載請註明出處。

author avatar
索引新聞
spot_i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