詮釋原住民文化故事 醒吾商設入圍台灣原住民海報雙年展

商設系學生袁翎薰(左起)、林佳穎與指導老師翁永圳合影,翁永圳強調在「文化符號設計」課程中,每年都將設計競賽融入教學,鼓勵學生透過創作理解並表達台灣原住民族文化。 (圖/翻攝)

【記者 何明弘/新北報導】

醒吾科技大學商業設計系同學王靖雅《Salan》、袁翎薰《鹿緣、初竹、石初》及林佳穎《勇敢是她的名字》,三件作品同時入選第十一屆「台灣原住民海報雙年展」商品組(吉祥物),展現學生將設計創意融入文化詮釋的亮眼成果。

本屆競賽以《文化的子宮-原住民族女性的力量與智慧》為主題,強調尊重並彰顯原住民族文化與女性智慧。自2006年起,由順益台灣原住民博物館與台灣海報設計協會共同主辦,持續透過學生的創意作品推廣並重新演繹台灣原住民族文化。

王靖雅作品《Salan》,名稱取自部分阿美族語中「陽光、太陽」之意,象徵溫暖與生命力。(醒吾科大學生王靖雅提供)

王靖雅的作品《Salan》,名稱取自部分阿美族語中「陽光、太陽」之意,象徵溫暖與生命力。她將黑貓擬人化為太陽女神,呼應其神秘、堅韌與守護的特質,並以現代極簡風格結合傳統意涵,傳達女神哺育萬物、賦予生命的神聖意象。

她直言,在創作過程中,曾一度猶豫是否要將黑貓與太陽女神的形象融合。然而,自從產生這個想法後,生活裡接連出現黑貓的身影,彷彿凝視遠方守護大街小巷,散發神秘與安定的氛圍。這些巧合成為靈感來源,最終確立以黑貓象徵太陽女神的守護精神。

袁翎薰的作品《鹿緣、初竹、石初》取材自卑南族的神鹿傳說,並將傳說中的神鹿女性化,角色外型保留鹿的特徵,同時穿上卑南族傳統服飾。她以擬人化方式展現女性力量與智慧。袁翎薰分享:「能入圍真的很意外,也感謝指導老師翁永圳一路的教導。不論結果如何,自己都會持續努力精進。」

林佳穎的作品《勇敢是她的名字》,以阿美語「Kafali」(意為勇敢、無畏)為名,設計出可愛的「Kafali豬」。角色是一名勇敢正直、樂於助人的小女孩,熱愛阿美族歌謠與舞蹈,並會教導大家族語問候語。她希望透過作品,傳達原住民女性堅毅溫柔的精神力量。

指導老師翁永圳表示,在「文化符號設計」課程中,每年都將設計競賽融入教學,鼓勵學生透過創作理解並詮釋台灣原住民族文化。今年三件作品同時入選,讓他深感欣慰。

他強調,這不僅是一場比賽,更是一堂生動的文化教育課。學生透過設計語言詮釋文化內涵,再轉化為創意作品,讓更多人認識台灣原住民族的智慧與力量,也在國際設計舞台展現屬於台灣的文化驕傲。

醒吾商設系長年致力於培養兼具設計美感、文化素養與實務能力的專業人才,課程涵蓋平面設計、數位媒體、品牌視覺、文化創意等領域。此次三件作品入選,不僅展現了學生的設計能量,也呼應系所長期推動「設計與文化融合」的教育理念。

 

author avatar
何 明弘
spot_i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