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東車商離職業務上演「台版安娜騙局」 詐騙手法曝光

圖:屏東縣政府警察局提供

報新聞/編輯部

屏東打詐隊打詐不遺餘力,屏東今年1-8月受理詐騙案件3361件,財損金額13億4400萬餘元,較去年同期4028件、財損金額14億8900萬餘元,均呈現下降趨勢(案件下降17%、財損下降10%),在查緝成效上114年迄今詐欺集團破獲62件475人,查扣不法所得6,649萬餘元,與去年同期36件254人,查扣不法所得1,311萬餘元比較,增加26件221人5,338萬餘元(查緝提升88%、查扣提升4倍),顯示在各項防制與查緝面均有成效。

然而當前詐騙手法不斷轉化,百工百業都有可能出現破口為詐欺集團利用,亟需大家齊心合作,跨域防詐,處處留意小心查證,可善用警政署165打詐儀錶,隨時接受最新詐騙手法,提升防詐免疫力。
在詐騙手法不斷轉換之際,屏東即有一名車商離職業務爆出驚人詐騙案,手法宛如Netflix熱門影集《創造安娜》翻版,該業務憑藉多年業務經驗與客戶信任,精心編織一場現實台版「安娜騙局」,住豪宅、豪車代步,讓多名車主與消費者誤信最終導致損失慘重。

圖:屏東縣政府警察局提供

警方調查,該業務雖已離職,但長期深耕客戶服務關係,彷彿影集主角安娜般,巧妙運用話術與制度漏洞,將信任化作獲利工具。在客戶購車過程中,偽造購車合約書及夾帶多份銀行貸款文件,讓被害人在毫無警覺下簽下多筆貸款合約。貸款撥款後,該業務以協助處理車款為由收走存摺與提款卡,迅速提領款項一空。

圖:屏東縣政府警察局提供

不僅如此,該業務還利用汽車公司APP的刷卡贈點活動,誘使客戶交出信用卡,卻將其用於繳付其他客戶車款,點數雖如約入帳,卡費卻成了受害人頭痛的債務。更有客戶訂車後,支付頭期款後卻遲遲未見新車,才發現款項早被挪作他用,公司根本未接獲訂單。

圖:屏東縣政府警察局提供

這場「安娜騙局」直到多名受害人接獲銀行催繳通知,或屢次追問交車進度,才終於東窗事發。屏東警方日前已緝獲該業務到案及相關嫌疑人,並持續擴大清查,目前已知受害案件多達12件,損失金額高達1000多萬元。

屏東縣政府警察局局長甘炎民提醒,詐術不斷翻新,不變的就是「騙」。防詐需要全民參與,民眾若有購車需求,應慎選優良車商,文件逐一確認,勿盲簽;車款應透過車商指定帳戶,避免業務私下經手,以免「車」財兩失。同時也要嚴防詐欺集團藉由「地面師」、「銀行師」、「貸款師」等角色滲入各行各業,利用專業外衣欺騙民眾,這些都會成為民眾的財「負」管理大師。各行各業更應善用自身專業,主動協助識詐、阻詐,共同守護民眾財產安全。若有疑慮,請立即報警或撥打165、110查證,一起築起全民防詐網

author avatar
編輯部
spot_i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