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量轉移跨入矽光子 富采宣布挑戰 Micro LED 之外的下一個關鍵戰場

【許家源記者 / 綜合報導】

台灣光電廠 富采(3714) 今(9/25)宣布與英國/歐洲微轉印技術先驅 X-Celeprint Ltd. 建立策略聯盟,雙方將攜手加速 巨量轉移技術(Micro-Transfer Printing, MTP)矽光子(Silicon Photonics) 的應用與商業落地。富采在 Micro LED、VCSEL、CW-DFB LD 等領域已有成熟量產能力,而 X-Celeprint 長期在微轉印技術與專利佈局居於全球領先地位,這次合作意味著台灣光通訊/矽光子生態可能迎來一股新動能。

根據富采副總經理 黃兆年 所言,導入的微轉印技術在速度上可望比傳統方式快 30 倍以上,在移轉精度縮小至原技術的 15%。這樣的性能提升,若能穩定達成,對於 CPO(Co-Packaged Optics)架構下,半導體與光電元件的異質整合是一次重大突破。尤其在 AI、資料中心、高頻交易、光通訊基礎建設等場域,對高速、低延遲、高可靠度的需求越來越強,矽光子若能克服封裝與整合瓶頸,有機會進入主流供應鏈。

不過,從技術成熟度看來,巨量轉移目前在 Micro LED 顯示圈較為成熟,跨入矽光子則是在挑戰與高門檻並存。未來關鍵不只是速度或精度,更在於良率、可靠性、熱管理與成本控制。富采與 X-Celeprint 若能在這些關鍵指標同步向前,將有機會在國際光通訊/資料中心供應鏈中占下一席之地。

在全球 AI 加速與資料洪流時代,光通訊與矽光子市場被視為「下一個戰場」。此次聯盟若能成功打造具規模的整合平台,富采可望在本土光電供應鏈中取得更強話語權,也可能吸引更多海外廠商或資金進入台灣。

但風險也不可忽視:第一,技術驗證與量產化落地速度若拖延,可能失去市場先機;第二,良率與成本控制若不如預期,將使合作效果打折;第三,競爭者如英特爾、台積電、IMEC 等也在加速布局矽光子與光電整合,若富采/X-Celeprint 無法持續創新,很可能被邊緣化。未來半年到一年,最值得觀察的是:雙方能否在實驗室到晶圓/封裝量產階段取得突破、以及是否能快速吸引下游合作夥伴進入生態圈。

新聞來源:富采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author avatar
許 家源
spot_i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