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鷄籠中元祭圓滿落幕 關龕門與交接手爐承傳文化記憶

基隆市政府提供

報新聞/編輯部

2025年乙巳鷄籠中元祭於今(22)日在老大公廟及慶安宮舉行關龕門與交接手爐儀式,為期一個月的系列祭典正式劃下圓滿句點。鷄籠中元祭傳承至今已邁入第171年,自開燈夜、開龕門、主普壇開燈放彩、迎斗燈,再到放水燈遊行與施放水燈頭,接連展開的傳統科儀與藝文盛會,皆吸引廣大市民與遊客熱情參與,展現基隆深厚的文化底蘊。

副市長邱佩琳、今年輪值主普吳姓宗親會主委吳春成、理事長吳阿彬、執行長吳政材,以及各姓宗親會代表齊聚老大公廟,在道長帶領下完成淨壇、上香、獻花獻果等儀式,取出錦盒中登記簿與鑰匙,記錄時辰後共同關上龕門,象徵陰陽兩界分隔、人間七月結束,為中元祭重要科儀之一。邱佩琳表示,關龕門儀式不僅是莊嚴的宗教科儀,更承載著基隆的歷史脈絡與集體記憶,提醒我們珍視傳統價值,並將文化精神世代傳承。

基隆市政府提供
基隆市政府提供

隨後在慶安宮舉行的交接手爐儀式中,吳姓宗親會依循傳統,將象徵香火與責任的手爐移交給明年輪值的劉唐杜姓宗親會。主委吳春成表示,手爐交接意味著一個輪值年度的圓滿落幕,也開啟下一年度的承擔與使命。邱佩琳指出,這項儀式體現中元祭文化的延續與代代相傳,更凸顯宗親會間共同守護文化資產的責任與使命。

基隆市政府提供

邱佩琳最後感謝今年主普吳姓宗親會及所有宗親會鼎力支持,讓今年的中元祭圓滿成功,也讓市民與遊客深刻體驗到基隆最具代表性的文化盛事。她強調,鷄籠中元祭是基隆珍貴的文化資產與全體市民共同的文化驕傲,未來市府將持續攜手宗親會與在地社群,讓這項跨越百年的民俗文化世代相傳,生生不息。

基隆市政府提供
author avatar
編輯部
spot_i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