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彭可/綜合報導】2025年第十六屆東莞臺灣名品博覽會(下稱“臺博會”)於9月14日成功閉幕。本屆展會規模創下新高,以經貿合作與人文交流為核心,取得了豐碩成果。約54.1萬人次線上線下參加展會,吸引了超7000名採購商進場達成採購意向,金額高達40.1億元,使得連續16屆的臺博會累計促進的合作意向達到448.7億元,真正為兩岸合作交流搭建了一座堅實的橋樑。

此次展會由廣東省人民政府臺灣事務辦公室、東莞市人民政府及全國臺灣同胞投資企業聯誼會聯合主辦,活動持續四天。作為廣東推動兩岸融合發展的重要平臺,本屆臺博會旨在落實《東莞深化兩岸創新發展合作總體方案》(下稱《東莞兩岸方案》),助力臺胞臺企融入新發展格局,實現高質量發展。

本屆臺博會以“強鏈融合,智創未來”為主題,展覽面積達3.3萬平方米,設有人工智慧主題館、海峽兩岸青年創新創業館、海峽兩岸農業科技館、亞洲館等八大主題館,並設有25個省(市)專館、臺灣機械智慧專區、臺灣伴手禮專區和東莞臺商品牌專區,重點呈現人工智慧、電子資訊、智慧製造、生物科技及臺灣“一縣市一爆品”等優秀產品。參展企業超670家,展位數量超過1880個,展會得到了參展商和採購商的廣泛好評,許多展商現場獲得訂單並簽訂新經銷合同。

據走訪調研顯示,超90%的參展商表示明年將繼續參展並希望擴大展位面積,展會的吸引力可見一斑。本屆臺博會首次設立的“亞洲館”,吸引了來自印度、馬來西亞、泰國、越南等國家的十多家實力臺企參展,為“一帶一路”合作伙伴提供了“臺博會商機”,推動更多臺商參與粵港澳大灣區的發展新格局。

展會的參展規模創下歷史新高,臺灣及大陸的臺商參展人數均超過往屆,涵蓋了臺北、高雄等22個縣市,以及香港、澳門和江蘇、江西、湖南、福建廈門、浙江溫州、湖北黃岡等25個省(市),更增加了東莞32個鎮街的參與。工商團體規模也全面擴容,新增的臺灣機械工業同業公會和臺灣發電機工業協會共組織58家會員企業參展,而電子資訊與生物醫藥展商的佔比更是超過了70%。

本屆展會還搭建了高效的互動平臺,密集舉辦了智慧與機器人產業供應鏈對接會、省外城市展館展品推介會、機械智慧裝備專場推介會以及外資外貿領域專家座談會等十餘場活動,解讀新政策、交流新技術、推介新產品,提升展購合作與行業交流的效果。

在展會上,現場達成了多個超級訂單,東莞市臺商投資企業協會與臺灣發電機工業協會、印度清奈臺灣商會、香港臺灣工商協會及越南臺灣商會聯合總會達成合作協議。煒光集團、富強鑫機械等企業現場成交金額超過千萬元,青昱潤達、樂升電子成交金額也超過五百萬元,來自馬來西亞的ESONA、SKB等企業成交金額達到百萬元以上。

為了吸引更多臺商來東莞投資,莞臺產業園現場登記了意向投資企業20家,意向面積達8.5萬平方米,計劃投資額達到3億元。組委會還特別邀請了東南亞、中亞的採購商,以及京東、小米、山姆等大型商超平臺、國家級行業協會代表等超3000名專業觀眾前來購買展品,展現了臺博會在促進展購合作和推動行業交流中的強大效能。

受風災影響,臺灣南部的農產品滯銷,臺博會組委會提出“有多少來多少”的倡議,積極採購臺灣文旦柚到展會銷售,進一步踐行“兩岸一家親”的理念。同時,現場設定了義賣展位,透過“星星的孩子”親手繪製的畫作及親子手工作品,吸引愛心人士關注,舉辦了“智繪童心・鏈愛未來”愛心義賣活動,現場企業代表紛紛舉牌認購,資助自閉症兒童藝術培訓和生活技能課程等公益專案。

在展會中,東莞嘉豐機電裝置有限公司完成自研新產品——檸檬汁自動售賣機的大陸首發,負責人表示對臺博會非常滿意,認為各級政府對臺商的大力支援,彰顯了“兩岸一家親”的深刻內涵,也使得產品獲得了消費者的青睞,令人感到振奮。

臺博會還設立了臺商品牌形象區,東莞臺商大廈、莞臺高新產業園、臺商子弟學校、臺心醫院以及臺博會五大莞臺融合名片一起亮相,展示了東莞在兩岸融合發展的成績與未來的廣闊前景。同時,臺灣青年創新創業協會及眾多臺灣青年在臺博會期間積極參觀海峽兩岸青年創新創業館,透過主題交流分享活動深入瞭解東莞的創新創業環境、產業機會以及宜居宜業的政策,激發了他們在莞發展的熱情,為兩岸交流與合作注入了新的活力。

眾多臺灣自媒體人也對臺博會進行了關注,來自臺灣的青年自媒體網紅們前往展會開展創作,臺灣媒體人吳東昇在首次觀展後表示展會規模龐大,東莞的完善配套服務能為臺商提供安心發展的環境,鼓勵更多臺灣青年來粵港澳大灣區投資發展。

自2010年創辦以來,東莞臺博會已成功舉辦十六屆,規模逐年擴大,影響力持續提升,已成為兩岸最大的經貿交流活動,也是全國最具影響力的臺資企業產品展銷售平臺。今年的展會吸引了40多個交流團和約700名臺商臺胞共同參與,場面浩大,人流如織,各類展區展現了臺灣風情的魅力,為推動兩岸交流打下了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