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栗縣政府推動林下經濟-率領族人赴屏東牡丹鄉交流學習

苗栗縣政府原住民族及族群發展處提供

報新聞/編輯部

為推動苗栗林下經濟與原住民族產業多元發展,本府近日特別率領縣內部落族人前往屏東縣牡丹鄉進行為期兩天一夜的產業觀摩與交流活動;此次行程除拜會牡丹鄉潘壯志鄉長進行深度交流,亦參訪當地多個林下經濟與生態產業主要發展據點,涵蓋國產材木工坊、生質能循環場域基地與特色農產加工場,藉由實地參訪、經驗分享與加工體驗等多元學習方式,為苗栗原鄉部落產業尋找轉型創新的新方向。

觀摩活動由苗栗縣政府原住民族及族群發展處盧曉玲處長帶隊,邀集南庄、泰安等地推動林下經濟及部落產業的族人代表、青年農民與相關人員參與,希冀透過走訪全國林下經濟發展較成熟的區域交流學習,激盪苗栗地區產業升級與部落永續經營的潛在能力。

苗栗縣政府原住民族及族群發展處提供

觀摩首站安排牡丹鄉國產材木工坊,該處除保留傳統木工技藝外,更積極導入循環利用理念,將木材邊角料轉化為生活工藝品與燃料資源,建構完整的「生質能循環利用系統」實際參觀工坊如何將林木資源有效利用,降低廢棄物產生,同時創造附加價值;牡丹鄉憑藉優越的自然環境及在地居民的持續努力讓與會族人看見林下空間多元利用的具體成果,熱烈分享未來實際應用於苗栗原鄉部落之發展可能性。
觀摩團亦深入了解牡丹鄉如何將在地作物結合創意,發展一系列具文化意涵與市場潛力的加工製品,如野薑花純露、拉提面膜與山苦瓜養生茶包等;這些產品充分運用在地資源,不僅具備在地識別性,更符合現代消費者追求天然、養生與地方特色的需求。

苗栗縣政府原住民族及族群發展處提供

參訪行程第二日前往高士部落,該社區由國立屏東科技大學森林系陳美惠教授團隊輔導,為全國首個設有社區型菌種中心的部落,不僅提供香菇菌種保存、繁殖與供應功能,更結合家庭農園與部落生態旅遊,形成一套完整的部落產業循環機制;族人透過「家戶即農場」的理念推動家戶栽培香菇,將閒置空間轉為生產場域,不僅創造更多就業機會也成為在地觀光特色。

當前中央單位積極推動林下經濟政策,本府亦踴躍爭取各單位補助資源,並與學研單位、產業顧問合作,希冀藉由吸取跨縣市經驗協助部落族人培訓學習、發展生產模式與建立產業品牌;多位參與的部落族人表示,此行最大收穫在於參觀其他社區如何將資源有效整合、串聯部落能力與結合外部資源,打造具有產業規模與文化深度的地方品牌;後續將積極與其他部落青年分享觀摩所學,希冀進一步串聯部落共同意識行動,共創林下經濟新局勢。

未來本府將持續辦理學習觀摩活動,透過「走出去、帶進來」的策略,協助更多原鄉部落看見自身優勢,進一步強化部落經濟自主性與永續性;同時鼓勵部落青年返鄉參與產業發展,創造更多在地就業機會,形塑青年願意留下、家庭願意回來的友善部落生活環境,實踐環境永續與經濟共榮的雙重目標。

author avatar
編輯部
spot_i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