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新聞/編輯部
身陷京華城容積案與政治獻金爭議的前民眾黨主席柯文哲,在羈押近一年後,於今(8日)確定以新台幣7,000萬元交保。下午2點半左右,柯文哲在妻子陳佩琪的陪同下,步出台北地方法院,他身著白色T恤,神情略顯憔悴但平靜,並戴上了電子腳鐐,未來將受到8個月的限制住居、出境、出海。此案的發展,象徵著京華城案進入新的司法階段,也立刻引爆台灣政壇與社會的高度關注。
今日上午,在確認保釋金到位後,台北地方法院於中午派專車將柯文哲自台北看守所接回法院,辦理交保相關程序。據悉,高達7,000萬的保釋金由其妻陳佩琪協助籌措辦理。
根據法院裁定,柯文哲交保後,除了限制住居於台北市,更須配戴電子腳鐐,接受24小時的科技設備監控。此外,法院也嚴格規定,他不得與本案其他被告、證人有任何形式的接觸或干擾,並需每日以手機回報其居住狀況,確保其遵守交保條件。
下午2點半,完成所有手續的柯文哲正式步出法院。現場早已聚集大批被稱為「小草」的支持者,高聲呼喊為他加油打氣,警方也部署了人力維持秩序。
柯文哲在支持者的簇擁下發表了簡短談話。他首先感謝「小草」們過去一年的聲援與支持,並坦言,近一年的羈押期,讓他有時間反省自己的個性與人生。他提到,這段經歷讓他看見了台灣司法與社會的另一面,也提及在看守所與室友共同生活的經歷,以及家人、助理的財產都受到全面調查的過程。
柯文哲的交保,立刻引發政壇連鎖反應。民眾黨主席黃國昌及黨內人士紛紛發聲,呼籲社會應正視司法公正性,並持續關注後續的審理過程。外界普遍預期,柯文哲的言行將持續成為政治焦點,牽動未來政局發展。
在離開法院後,柯文哲隨即搭車返回新竹老家,探望母親並祭拜已故的父親,展現其重視家庭的一面。整個過程媒體全程跟隨,顯示其動態仍是全國關注的焦點。隨著柯文哲的交保,京華城等相關案件正式進入法庭攻防的新階段,其後續的政治能量與司法案件的發展,將持續考驗著台灣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