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王百佑報導
短短四年,從零到一百間出租房,這不是一個遙不可及的財富神話,而是創業家韋翔一步一腳印走出來的真實成績。當許多人還在探索如何進入租賃市場時,他早已憑藉獨到的眼光與過人的執行力,建立起自己的事業版圖。然而,褪去「百間房東」的亮眼標籤,韋翔的故事核心,是他那深植於骨血中的「建築魂」,以及一顆因佛法而柔軟的心。
契機:一份不甘平凡的渴望
與許多創業者一樣,韋翔的故事始於一份對現狀的不滿足。「我曾做過金融、保險,也在工地做過監工,」他回憶道,「我發現無論怎麼努力,時間都耗在那裡,收入卻無法突破。」這份渴望驅使他走進各種投資理財課程,而在眾多選項中,「包租代管」事業以小搏大的潛力,瞬間抓住了他的目光。
「一間房的價差,可以到一萬五到兩萬。」課程中學長姐的成功分享,像一顆火種點燃了他的決心。他花了整整兩個月,苦口婆心地說服了開花店的朋友,兩人湊齊了創業基金,就此一頭栽進了這個未知的領域。第一間房的成功,不僅驗證了書本上的理論,更為他注入了無比的信心與動力。

成功的基石,源自專業的底氣
四年一百間,這樣的擴張速度令人驚嘆。當被問及成功的秘訣時,韋翔毫不猶豫地指向自己最熟悉的領域【建築】。「我是土木工程系畢業的,家裡也做相關產業,所以我擁有自己的工班資源。」
這句話輕描淡寫,卻道出了他在這片市場中難以被複製的核心優勢。對一般創業者而言,房屋裝修是最高的成本,也是最深的「坑」,但在擁有專業知識的韋翔面前,這一切都變得透明可控。他能精準評估、控制成本、監督品質,避開外人看不見的陷阱。這份深厚的底氣,讓他得以在別人還在摸索第一步時,已經穩健地跑在了快速複製的軌道上。

這不是被動收入,是「主動用心」的事業
在訪談中,韋翔顛覆了外界對二房東「被動收入」的浪漫想像。「這絕對是主動收入!」他語氣堅定地說。他分享了一段親身經歷:為求方便,他曾為大門安裝電子鎖,卻在某個深夜因停電故障,隔天一早手機湧入兩三百通焦急的求助電話。「你能不理嗎?你躺著睡覺,事情不會自己解決。」
對他而言,這份事業需要 24 小時的投入與關懷,經營者的價值,正在於「主動用心去處理每一個瑣碎的問題」。這份腳踏實地的體悟,也讓他建立起務實、負責的創業者形象。

修一念慈悲,餐桌上的眾生平等
事業之外,韋翔的生活有著截然不同的風景,他是一位虔誠的素食者。這份轉變,源於一場佛學講座的觸動。
「師父在講座上問大家,家裡有養貓、養狗的請舉手。」韋翔生動地重述了那個改變他一生的故事,「接著師父說:『今天你回家,拿一把刀去追你的寵物,牠會不會跑?』大家心想,肯定會跑。然後,師父問了最關鍵的一句:『豬跟牛也都有四隻腳,只因為牠們跑不掉,就應該被我們宰殺嗎?』」
這段話如當頭棒喝,讓他瞬間領悟了「眾生平等」的真義。從那天起,他開始吃素,不僅是為了不殺生,更是為了環保、養生,以及那份推己及物的慈悲心。這份柔軟的內在修行,也為他充滿拚勁的創業之路,增添了一抹溫潤的人文色彩。
從工地監工到百間房東,韋翔的成功並非偶然。他將過去的專業積累,化為今日事業的堅實地基;「主動用心」的經營哲學;更將個人的信仰,融入對生命與健康的關懷。他的故事告訴我們,真正的成功,始於專業,成於用心,而終於一份良善的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