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薛郁雯/綜合報導】要去馬祖,很多人第一個想到的就是搭機前往,但其實還有另一個很好的交通選項「新臺馬輪」。這艘船就像是連接基隆和馬祖的一座「移動旅館」。因為是夜航,所以上船之後,感覺不是單純交通,而是展開一段「海上過夜小旅行」。新臺馬輪臥舖雖然簡單,但乾淨整齊,棉被、枕頭一應俱全,躺下來就能放鬆。船一開動,可以先到甲板吹吹海風,看著基隆港的燈火漸漸遠去,整個港口慢慢隱入黑夜,那種感覺特別浪漫。最推薦的是早晨快靠岸時到甲板看日出,那種「從黑夜一路航向晨曦」的氛圍,絕對是飛機上看不到的,這也是搭船獨有的體驗。

南竿:天后宮步道與媽祖巨神像
抵達南竿的第一站,就是馬港天后宮。沿著石板路一步步走上去,兩側的石屋牆壁斑駁,還留著歲月的痕跡。空氣裡帶著鹹鹹的海味,加上無邊的大海,讓人覺得既寧靜又真實。踏上步道沿途綠樹成蔭感覺非常涼爽,還有Q版的媽祖石像和巨大燈籠裝置藝術都是遊客搶拍的好選擇,在步道的盡頭,就是那尊壯觀的媽祖巨神像。祂面朝大海,眼神堅定,守護著這片島嶼與來往船隻。站在巨像下方,微風吹來,視野一口氣打開,整個村落和大海盡收眼底,讓人心情瞬間沉澱的地方。
南竿的另一大亮點是「藝術島」展覽。上一屆的作品主題是《海就是我的陸》,把大海當成舞台,讓創作和自然對話。這次第三屆藝術島即將開展,藝術家們已經在馬祖各地準備,這次有幸看到藝術家在現場調整作品,已經能感受到由作品表達出意義及氣氛。對遊客來說,藝術島不是單純的展覽,而是讓人用新的角度去看馬祖。當藝術進駐島嶼,漁村、廢墟、海岸都成了展場,馬祖的故事也透過作品重新被說了一遍。


北竿:芹壁聚落的古老魅力
芹壁村,這裡被稱作「馬祖地中海」,原因就是整片石頭屋依山面海,石瓦屋頂和灰白石牆層層堆疊,像一幅畫。窄小的石巷蜿蜒曲折,有些門楣上還刻著家族的字號。午後的陽光將沿途的綠植花卉光影打在石牆上,彷彿午後的時光就這麼靜止在這個充滿異國氛圍的巷弄中,整個氛圍讓人捨不得離開。


芹壁播音站雖然小,但它承載著村落記憶。當年從這裡播出的廣播,陪伴著許多居民的日子。現在站在這裡聽導覽,彷彿能想像當年村民靠著收音機守候的場景。午沙一帶的「忠魂電廠」則是另一個藝術島展區。老建築加上藝術作品,既有歷史感,又多了創意的新意。這種舊空間活化的方式很適合馬祖,因為它讓歷史被看見,也讓藝術有了新的舞台。
走累了,就一定要去「雲記冰品」吃碗剉冰,這家店是老字號,綿密剉冰遇上香甜配料和綿鬆的蕃薯三角,入口冰涼與暖甜交織,口感層次豐富,清爽中帶著濃郁飽足,一口就能嚐到夏日的沁涼,邊吃冰品邊看著眼前的藍色海灣,這就是芹壁的獨特享受。
夜晚的驚喜:馬鼻灣市集音樂會
如果白天的馬祖是靜謐的,那夜晚的馬鼻灣就是熱鬧的另一面。假日市集有音樂會,現場有當地樂團演出。攤位上則有在地手作和小點心,旅人和居民混在一起,邊聊天邊逛市集,大家拿著飲料或小吃,坐在海邊聽音樂,氣氛超嗨。
大澳山與螺山自然步道
北竿還有「山景觀步道大澳」,一路上是壯麗的海岸風光。走上螺蚌山步道,沿途是一段段石階蜿蜒盤旋,兩側的相思林、咸水植物和低矮灌木隨風搖曳,空氣中混合著海鹽氣息與青草清香,讓人彷彿走入一條天然的綠色廊道。隨著步伐逐漸向上,視野逐漸開闊,腳下礁石與藍海交織成一幅壯闊的山海畫卷。



最後一站是「戰爭和平紀念館」。裡面展示馬祖戰地政務時期的歷史,從軍事設施到居民生活,都有完整的呈現。看完之後走出來,看到眼前平靜的海,心裡特別有感觸。馬祖不只是觀光地點,它也是歷史的一部分。

這趟旅程,從新臺馬輪夜航開始,到南竿的媽祖巨像、北竿的芹壁聚落、各條步道、藝術島展覽、馬鼻灣市集,再加上滿滿的美食體驗,馬祖給人的感覺就是「質樸卻充滿驚喜」,在地旅遊服務團隊的安排也很周到,不管是交通、景點還是餐食,都讓人省心。馬祖不只是風景漂亮,更有文化、歷史和人情味。來一趟,你會發現馬祖的美,是慢慢走、慢慢看、慢慢吃,才能真正體會的。
玩馬祖,當然不能錯過在地小吃!
阿婆魚麵:以新鮮魚肉製成,口感彈牙滑順,沒有腥味卻帶著淡淡鮮甜,搭配清爽湯頭更顯自然原味,是傳承手工智慧與在地風味的獨特美食。

雲記冰品:來芹壁一定要吃的剉冰,晶瑩冰花搭配豐富配料,入口沁涼甘甜,特別加入軟糯香Q的蕃薯三角,更添層次口感。

龍和閩東風味館:以閩東料理為核心,強調海味鮮美與家鄉手路菜的溫潤滋味,運用新鮮漁獲、米食與傳統技法,結合創意巧思,呈現酸、鮮、香並重的風格,展現濃厚的閩東飲食文化底蘊。
圖說:龍和閩東風味館特色料理(圖/薛郁雯 拍攝)
給遊客的小建議
1. 時間要留夠:馬祖的步道和聚落都需要慢慢走,建議至少待三天兩夜,才不會太趕。
2. 早晚溫差大:要帶件外套,特別是晚上看星星或在市集吹海風時很需要。
3. 交通安排:船班和飛機都可能受天氣影響,最好留彈性。
4. 勇敢去走步道:雖然有些路會喘,但風景一定值得。
原始新聞來源 跟著海風去馬祖旅行!南竿、北竿 一次收服山海浪漫 臺灣郵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