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中藝術街品賞「同興號」普洱老圓茶

文/攝影:吳德亮

上週三在中台灣「媽祖文化館」演講圓滿結束後,雅園溏主人張君特別邀我偕同「會心茶集」大家長岑君一同前往台中藝術街的「丹鶴茶集」品茶,外觀看似不起眼,卻有滿滿茶器與茶品收藏的茶空間,且人文氣息濃厚。


主人高君特別以最高規格熱誠接待:不僅取出30年陳期的北埔東方美人與武夷水仙作為「前菜」分享,還當著大夥的面,執意要拆封一餅完整的「同興號」普洱老圓茶,讓我連忙阻止。因為與同慶號、宋聘號二者並稱「普洱古董茶三大號」的同興號,流傳至今的茶品數量可說稀有價昂,且多已達天價境界。正如電視卡通《加菲貓》的名言「巧克力也有缺點,你吃了,它就沒有了」,拍賣市場多以「可以喝的古董」稱之,「品相不凡、老韻十足,香陳味醇、氣強而化」,道盡了現代茶人的讚賞與評價,今日在兩岸單餅動輒數百萬以上的天價,並非一般人所能消費得起。


禁不住我的連番婉拒,誠意十足的高君再度翻箱倒櫃找出了已拆散的同興號殘塊,以紫砂壺熟練沖泡:但見深褐色的茶湯表面泛起濃亮油光,雲腳瀰漫,應有的抒揚茶氣與甘醇老韻在舌尖至喉間悠然釋出。約莫90年陳期悠悠歲月的加持,茶湯質濃豐郁而飽滿,進入口腔後,舌面先如漣漪般擴散多層次的變化,該有的「古檀木香」則緩步明朗,待醇厚的陳韻進入喉間迴盪,忽覺一股熱氣自丹田直衝腦門,蔓延至臉頰耳根,且沖至第8泡仍有不同的韻味與魅力,時空錯置的奇幻感覺更讓人達到忘我的境界,感謝高君的慨然分享了。


話說同興號目前市面上至少留存四款以上的普洱圓茶,包括清末至民國成立前(1912年前)的「早期同興老圓茶」或稱「貢品同興」、1913~1933年的「同興老圓茶」,以及目前較常見的「同興圓茶」(1934~1935年),還有1935年以後所產製的「後期同興圓茶」等。我特別仔細端詳了高君珍藏多年的完整圓餅,儘管幾近黝黑的茶面依然條索分明,但內飛早已禁不起歲月的摧殘而皺得不成紙樣,尤其餅面還包覆了保護的玻璃紙,因此無法判定究屬哪一年哪一款?且為避免反光,也只能捨棄閃光燈而直接以手機不停變換角度拍照,總算大功告成;看官莫笑,還著實費了一番功夫才拍出避開反光的照片

 

spot_i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