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陳家珍/台北報導】人生第一次發表論文,又是高一學級的台北VIS國際實驗教育高中10年級生林曉涵,8月上旬受邀赴芝加哥參加全球最大、美國社會學會ASA年會中發表論文。不僅展現膽識和優異的國際學術潛力,同時也成為現場最年輕的論文報告者,令人驚艷。

第120屆美國社會學協會(American Sociological Association,簡稱 ASA)年會,8月8日至12日在芝加哥隆重登場。1905年即成立的ASA,會員數超過13,000位。包括研究員、大學或學院教師、高中教師、研究生和各類從業人員。其中52個特殊興趣部門就有超過21,000名成員,為目前全世界最大的專業社會學協會。美國社會學協會年會,是年度最重要的學術會議,有超過6,000 位人員與會。
今年的主題是「Reimagining the Future of Work」(重新想像工作的未來)。聚焦於後疫情時代、數位化浪潮以及多元社會環境下的人類社會變遷。林曉涵以Autumn Lin英文名受邀,代表臺灣出席。並於8月11日分組論壇 「Sexuality and Sexual Behavior」(性別與性行為)中發表個人研究論文——〈Demographics of Gays and Lesbians in the United States: Evidence from the 2019 NSFG〉(美國同志族群的人口統計:來自2019全國社會調查的證據)。

ASA年會向來由全球知名大學教授與博士研究生參與,論文審查與發表資格極為嚴格。林曉涵能以高中生身份脫穎而出,成為唯一來自臺灣、也是極少數非大專院校背景的發表者,足見其研究能力與學術潛力已達到國際學術社群的認可標準。在會議官方日程中,Autumn林曉涵的名字清楚列於「性別與性行為」場次的發表者名單之中,與來自美國加州大學聖伯納汀分校、德州基督教大學、芝加哥大學等知名學府的學者並列。
她的論文透過對美國全國社會調查(NSFG)數據的分析,呈現美國同志族群在不同人口結構中的分布特徵,並探討其社會意涵與政策延伸價值。此一研究展現出她在資料處理、社會議題關懷以及跨文化比較上的能力。林曉涵將此歸功於PBL問題導向學習教育方式的啟發,並感謝VIS兩位師長李瑞中教授及蔡沛羽教授的帶領指導。讓學生從探索自己感興趣的領域出發,再配合大量「閱讀」相關文獻或論文,即使需要付上「從零開始」的代價,也全力以赴。

林曉涵除了參與發表,也積極參與論壇討論,與來自歐美各地的學者進行交流。從照片中見她身著正裝,專業而自信地站在「ASA 120th Annual Meeting」會場,流露出VIS學生的國際風範。她與多位青年學者合照,分享學術觀點,體現了該校一貫強調「在地學習、全球對話」的教育理念,十足反映了VIS從學校課堂到國際會議,從理論學習到實際研究,理論和實務並重的教育模式。為學生搭建了通往世界的橋樑,使他們得以在青年時期便能累積跨國學術經驗,並培養獨立思考與解決問題的能力。
此次ASA年會的經歷,對Autumn林曉涵而言,不僅是一次難得的學術挑戰,更是她人生中寶貴的國際學習旅程。相信她未來將持續在學術與社會實踐的道路上發光發熱,也為VIS及臺灣的國際教育寫下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