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新聞|越南]
「以前來越南買路邊小吃都要準備鈔票,現在連小販都擺QR Code,這波改變速度比美當年河內摩托車換電頻車還快。」2025年越南金融科技法規大鬆綁,7月起開放「Fintech沙盒」和國際金融中心試點,這波變革直接點燃當地e-Wallet、信用卡、數位銀行戰火。
沙盒上路、國際金融中心圈地
越南政府最近通過數位資產法、國際金融中心法規,開放外資銀行和數位金融科技公司申請營運許可。胡志明市、峴港準備要變身「亞洲新矽谷」,吸引全球資金進來開數位銀行、開交易所、發區塊鏈卡。根據最新報告,2025年越南數位支付市場規模將達71.9億美元,年成長26.6%。MoMo、ZaloPay、VNPAY這類e-Wallet不只搶佔小攤販,連水電費、學費都做,真的把「現金社會」往「數位公民」推進一大步。
本土、外資聯手快跑
本土支付平台VNLife剛獲2.5億美元融資,MoMo今年也拿了一大筆新加坡資金,準備跨足保險、貸款。VISA、MasterCard則加強在地合作,推廣「無感支付」體驗。有趣的是,越南央行還鼓勵銀行「主動減息」,幫助受疫情衝擊的中小企業和個體戶,這「救市+數位」雙重加持,讓服務業、餐飲業能更快回血。
數位化雖快,但市場還有一大群「現金派」,尤其鄉下地區、老一輩還是不習慣。此外,新穎金融產品一多,詐騙、個資外洩風險就高,越南政府和業者還在「邊跑邊學」,加強資安法規、消費者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