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報新聞/編輯部
為強化大規模地震的災害應變與跨單位協作能力,基隆市消防局於8月8日在安樂區公所二樓禮堂,舉辦「114年度直轄市縣市以境況模擬為基礎之操作演練」,為年度縣市演練的第一場。內政部消防署王志鵬科長、中央強韌臺灣計畫協力團隊單信瑜教授、助理黃姿瑄蒞臨指導。
基隆市消防局長游家懿、強韌臺灣計畫顧承宇特聘教授兼副校長、莊睦雄教授、洪志評教授、劉芷妤教授、林彤芸經理等多位學者專家於現場提供指導。安樂區長汪海淙擔任演練指揮官,消防局、警察局、衛生局、社會處及相關單位共同參演,演練大規模災害情境的跨單位合作。
本次情境模擬新北市發生芮氏規模6.9強震,安樂區震度達6弱,適逢下班與放學尖峰時段,造成建物受損、交通中斷及民眾受困多種複合災害情境。演練主軸涵蓋「災情通報」、「災後緊急搶通」與「疏散收容安置」三大應變階段,依序推進操作演練流程。

各單位依模擬災情即時啟動應變中心,採取HSEEP互動討論解決方案的演練模式,採無腳本依照災害時序完成人員到位、災情研判、決策與執行。過程中由「推演控制組」由HSEEP專業種子教官災害管理科周佳慧及信義分隊長趙庭擔任,負責演習的流程管理、時間控制、狀況事件下達及引導等工作。
演練小組分為推演指揮組、控制組、災情模擬組、評核組與參演組,模擬災後首日6小時內的初期應變行動,包括啟動區公所應變中心、封鎖危險區域、設置臨時指揮據點、盤點通訊與發電設備、開設安置所及物資調撥,並針對需氧患者、臥床者及兒少進行分類安置。

中央強韌臺灣計畫單信瑜教授指出,此次演練重點在於從情境出發,釐清區公所在災時的任務定位,包括掌握在地資源、維持基礎服務及橫向協調通報,建立務實可行的應變機制。並分享日本熊本地震時許多民眾採取「車中避難」及「在宅避難」的經驗,對於可能的情境都要提前做好規劃。
海洋大學顧承宇特聘教授兼副校長說,感謝區公所參與兵推演練,藉由對於未知情境的應變處置,可以提升區公所各單位的災害應變能力。莊睦雄教授表示藉由HSEEP無腳本討論解決方案,可以讓逐步提升團隊災害應變的能力。洪志評教授則提醒,應事先規劃備援方案及物資整備,安置場域宜選擇耐震、安全、設備完善的學校,以因應長期收容需求。

消防局陳進源科長補充,日本經驗顯示,大規模收容將面臨人力與衛生挑戰,如每名工作人員需服務數十人,廁所與衛生條件尤為關鍵。日本經驗顯示,如長期車上避難易引發靜脈曲張等健康問題,須提前規劃完善的收容與醫療支援。
社會處韓忠懷回顧0403地震應變經驗,當天早上地震應變中心成立,但是到下午才陸續接獲民眾表示住宅有居住疑慮而提出收容的需求,並強調通訊備援與跨單位協調的重要性。
基隆市消防局長游家懿說,藉由桌上型演練可以檢驗區公所人力、物資及資源調度的可行性,找出可以改善的地方。防災工作不容易做到完善的程度,但是透過多元情境推演,可以強化第一線人員的應變能力,確保未來災害來臨時能冷靜、有序且有效的進行災害應變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