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新聞/記者蔡昀臻/台北報導
2025年8月8日,日本東京 —— 中華民國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以下簡稱醫師公會全聯會)今(8)日與日本醫師會正式簽署《台日兩國醫師會友好協定》,將多年累積的深厚情誼轉化為制度化合作架構,雙方承諾將在災難應變、長照政策、青年醫師交流、數位健康與AI應用、醫療人權與倫理倡議等五大領域,展開長期且深入的合作。
此次代表團由理事長周慶明率領,國策顧問林逸民及無任所大使吳運東等共14人出席簽署儀式,並向日本醫師會會長松本吉郎、副會長角田徹及常務理事濱口欣也致上誠摯謝意。周慶明理事長表示,此項協定不僅是形式上的簽署,更是雙方多年來人道合作與互信關係的制度化成果,亦感謝駐日代表處蔡明耀副大使到場見證,強調其長期推動台日醫療交流的支持,是台灣醫界在國際上的堅強後盾。患難與共的醫療情誼台日醫師會的情誼可追溯至2011年東日本大地震,當時醫師公會全聯會即發起募款行動,籌得逾3,600萬日圓協助日本災後重建,奠定雙邊人道合作的基礎。此後歷經熊本地震(2016)、北海道強震(2018)、能登半島地震(2024),台灣醫界皆第一時間提供援助。2024年花蓮強震發生後,日本醫師會旋即捐出1,500萬日圓,並號召會員募款,最終募得85,560,229日圓(約合新台幣1,721萬),以實際行動回饋台灣情誼。因花蓮重建需求已趨穩定,醫師公會全聯會決議將剩餘捐款成立「台日災害救助基金」,作為未來雙方遭遇重大災害時之即時援助資源。

2025年7月丹娜絲颱風重創台南、嘉義、雲林地區,診所停電、淹水、設備損壞嚴重,醫師公會全聯會迅速啟動基金,撥付50萬元慰問金予受災醫師,並投入100萬元購買12,000個「太空包」供民眾救助,展現制度化援助機制的實效與價值。另值得一提者,2015年八仙塵爆事件後,日本醫師會曾派遣燒燙傷專家來台協助,並捐贈高階治療設備與藥品,象徵台日醫療合作典範。雙方並於外交部見證下簽署《災害緊急醫療合作協定》,確立災難時期互派醫療團隊進行跨國支援的承諾。新冠疫情期間,日本政府對台灣疫苗援助,亦展現台日醫療情誼的深厚基礎。疫情高峰期間,台日醫師會並透過線上平台與韓國、印度醫師會共同舉辦國際論壇,討論疫苗政策與公共衛生挑戰,展現跨國專業合作的堅韌力量。三大核心承諾與五大合作行動此次友好協定,確立雙方三項長期合作原則:1. 促進醫療交流與公共衛生提升——推動專業知識與實務經驗交流,提升兩國醫療與公衛品質。2. 強化國際合作與全球健康貢獻——相互支持參與國際衛生事務,合作因應全球健康危機。3. 落實善意磋商與共同行動原則——以醫療倫理為基礎,面對新興挑戰與跨國災難攜手前行。合作具體行動分為以下五大領域:- 災難應變協作:設立常設聯絡機制,定期舉辦跨國演練。 長照政策論壇:分享高齡社會之應對與制度經驗。青年醫師交流:鼓勵年輕世代的專業與文化互動。 數位健康與AI應用:推動科技研發與臨床應用實證。- 醫療人權與倫理倡議:在國際平台上共同倡議醫療核心價值。台日攜手成為全球醫療合作典範醫師公會全聯會周慶明理事長在致詞中強調:「醫療是信念與責任的結合,它跨越語言與國界,承載的是對生命的關懷與溫度。這份協定是我們共同價值的具體實踐,也是邁向全球醫療典範的重要一步。」林逸民顧問則在發言結語表示:「願我們持續以專業與同理心,服務全人類的生命與尊嚴,讓台日情誼在制度合作中綻放長遠價值。」

協定簽署後,周慶明理事長亦正式邀請松本吉郎會長於2025年11月8日出席在台北舉辦的醫師節慶祝大會並擔任貴賓致詞,象徵雙邊關係持續深化,並期待建立高層定期互訪的合作傳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