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報新聞/編輯部
為提升全民防災韌性,深化基層應變能量,基隆市消防局於8月4日至6日辦理為期三天的「114年度替代役備役役男防災救護組」第二階段備役召集訓練,共計50多名替代役備役役男參訓。
備役役男訓練希望可以強化國土全民防衛韌性,使替代役備役役男具備緊急救護及防空避難等支援各民防團隊相關專業技能,以利國家需要時召集備役役男支援救災、醫療救護及治安維護。
課程安排為期三天,共24小時,其中包含防災士15小時的專業培訓課程,涵蓋基本課程及專業課程,包括基礎急救訓練、急救措施實作、防災士職責與任務等,並需要經過學科及急救技術測驗合格,方可取得防災士證書。

在社區防災工作推動與運作中,邀請鄭琬宣教官透過模擬災民收容所運作開設,讓參與學員思考在大型災害發生時,如何有效支援安置作業,如果在需要協助災民收容時,可以具體提供那些協助。
海洋大學劉芷妤教授介紹防災士職責與任務,並且說明各種災害發生前,可以提前整備的重要工作。消防局災管科長陳進源特別對於氣象署的「定量降水」服務,可以馬上了解未來兩到三天的降雨情形,可以提前對於防災工作有所準備。聯合國的資料顯示,「只要在重大災害來襲前,提早24小時預警,即可減少30%的損失」。
除了防災士課程之外,訓練中包含建置臺灣民間自主緊急應變隊(Taiwan Community Emergency Response Team,T-CERT)內涵、民防暨全民防衛教育以及防災協作中心推動、災害現場搜救(輕型救援訓練及繩結運用技術) 都是訓練中的重點。
基隆市消防局長游家懿勉勵役男,持續保持服務社會的初心,將所學防災技能落實於生活,成為家人與社區安全的第一線守護者。如有機會投入社區防災工作,就可以藉由自助與互助的力量,守護國家與守護家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