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隆市啟動114年有愛店家計畫 攜手身心障礙輔導員深化在地共融空間

基隆市政府社會處提供

報新聞/編輯部

113年起基隆市政府推動有愛店家計畫,累計已有超過80家在地業者響應參與。為深化在地友善空間與無障礙環境推動,基隆市政府於7日舉辦「114年基隆市有愛店家-有愛輔導員培力工作坊」,邀集52位身心障礙者參與,透過系統化培訓與在地實勘,協助商家打造友善環境。活動中也宣布,將正式啟動114年度「有愛店家」實地評鑑與推薦作業,並同步推動「有愛店家獎勵補助計畫」,以政策、制度、人才三軌並進方式,深化在地友善空間實踐。

為提升評鑑機制的專業性與一致性,114年度有愛店家計畫導入標準化的「有愛店家實地訪視表」,明確規範五大核心指標,包括「出入平坦」、「走道平順」、「桌椅平穩」、「服務平等」與「視聽平權」,並輔以加分項目、顧問建議與整體綜合評比,建立一套兼具客觀性與溫度的評鑑制度,讓每一項友善改變都能回應實際需求,實質推動城市空間與服務的共融轉型。

基隆市政府社會處提供

本次培力課程安排紮實,上午場聚焦於「感官共融」的深度體驗學習。特別邀請聽覺障礙者花昕妤老師與視覺障礙者袁佳娣老師擔任講者,分別從聽障與視障者的生活經驗出發,分享他們在日常空間移動、資訊接收與互動溝通中所面對的困難與挑戰。透過兩位講師的親身故事與現場互動,輔導員學會從「使用者第一視角」重新思考商家在設計、服務與接待流程上的細節改進,奠定後續訪視工作的同理與判斷基礎。

下午課程則轉入實務操作與案例應用,由輔導員小組實地模擬店家訪查流程,針對五大核心指標等項目,進行觀察與評估演練。課程中也安排去年度表現優異的有愛輔導員分享與店家合作改善的成功經驗,藉由經驗交流與實作演練,強化輔導員的專業敏感度,為即將展開的實地評鑑工作做好萬全準備。

基隆市政府社會處提供

社會處處長楊玉欣表示,無障礙不只是設施改造,更是空間、服務與制度的全面轉型。有愛輔導員的觀察與陪伴是讓友善理念落地的實質力量,期許每位輔導員運用此次所學,引導店家打造真正具包容力的商業空間,讓「有愛」成為基隆日常生活的風景。

此外,市府也同步宣布114年有愛店家募集令,鼓勵業者踴躍提升服務平權。凡獲選店家將獲得「有愛店家標章」,享有專屬且免費的無障礙友善服務輔導,還有機會獲得無障礙環境改善補助,總補助金額高達300萬元,每店最高補助10萬元,線上說明會將於7月10日登場,實體說明會於7月22日在市府禮堂舉辦,歡迎市內有志業者踴躍報名參加,共同打造更友善的基隆。

基隆市政府社會處提供
spot_i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