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維庭醫師教您吃出健康的端午節 健康 by 鄭 儷絲 2020-06-15 FacebookLINETelegramWhatsAppTwitter 報NEWS新聞記者鄭儷絲 李振麟/健康報導 本月25日就是一年一度的端午節,人們在年復一年的過節,有些活動都已經儀式化及形式化了!似乎在某個節日進行相應的活動,才有「過節的感覺」,把這些活動打卡上傳,向周遭及自己宣示,「我也有過節唷﹗」,不致被眾人遺忘。 但仔細想想,「活著」的真切感受,並不是這種形式化的外衣,而是細緻投入在和周遭人事物間平衡和諧地互動,全然地感受當下,如此才能分分秒秒享用人生。 每年端午,是否有那種美味的粽子卻不能多吃,食粽但不要體重的心理矛盾呢?想要跨越此種矛盾,並不是靠這餐多吃些,下餐什麼都不吃的方法;或是用一些方式,讓自己催吐、排出的方法。 八里療養院 李維庭心理科主任介紹一種方法「正念進食」,藉由進食將身體、心理和食物三者之間平衡和諧互動,又能深入美味的方式,「讓粽子本身向您展現它自身完整的本質」: 拿起一個粽子,緩慢仔細地觸摸粽葉表面,再來觀察粽葉的顏色、紋理,並靠近鼻腔,緩慢仔細地聞聞氣味。亦即用觸覺、視覺、及嗅覺,來感受一顆粽子,並試著在內心描述這些質地、形狀及氣味。 若這些感受,讓您想起過去小時候某個味道或經驗,或是引起身體的飢餓感,先不要被這些過去經驗及其他感受拉走,仍然回到眼前這顆粽子,然後持續保持專注。 小心地剝開粽葉,不疾不徐地取用一口,細細地咬動,試著描述在食物和舌頭及其他部位碰觸後產生的質感,如軟硬度、黏稠度、Q度‥等,一口一口地咬動並品味著,如此進食完畢。 當進食一顆粽子完畢後,再仔細地「掃描」或感受你的腸胃部,讓身體來告知你(你會隱隱然地發現),是否還需要一顆粽子。 李維庭心理師表示,採用正念的方式來取食時,將會發現食物本身原來也蘊含生活樂趣的豐富度及深度,它可以和我們身體、心理平衡和諧地互動,而身體也因心理正念的進食,而能適當地反饋給您「是否足夠?」,不會因為一味追求淺薄的口慾而導致身體的實重。 Please enable JavaScript to view the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 鄭 儷絲 鄭儷絲 曾在東森電視台/華爾街財經台多年採訪實務,並是影劇、科技、醫藥、 財經等各產業的資深記者 中華民國藥品營銷暨管理協會醫藥專業營銷人 員(Medical Representative) 認證考試資格。 See Full Bio FacebookLINETelegramWhatsAppTwitter 前一篇賞花避暑趣 八仙紫陽接力綻放美翻下一篇迪士尼擬7月重啟加州園區 醫學課程納入氣候變遷 中山醫大搶救未來健康世代 【許家源記者 / 綜合報導】 隨著氣候變遷造成極端高溫、空污與新興傳染病頻繁來襲,健康威脅已不再只是環境議題。中山醫學... 2025-09-06 膝蓋痛到不想動? 微創栓塞術阻斷關節炎元凶 【許家源記者 / 綜合報導】 台灣正快速邁向超高齡社會,退化性膝關節炎的盛行率也隨之攀升,據統計,每七位中高齡民眾... 2025-09-05 孩子長高不靠偏方!醫師提醒:三大招助長法寶 記者黃信峯/嘉義報導 小學一開學,發現孩子的身高被同齡同學追過,家長擔心孩子「長不高」,甚至誤信坊間「轉骨藥」或補... 2025-09-04 2025全人健康體驗日盛大舉行 中區健康盛會圓滿落幕! 報新聞/記者楊清瑜/台中報導 由中華民國能量醫學學會主辦,並攜手心之谷永續教育園區、台灣輔助醫學醫學學會、陶聲洋防... 2025-0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