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研院院長劉文雄表示,面對國際市場競爭,有許多亞洲台灣商會聯合總會會員面臨創新轉型的挑戰。工研院有跨領域研發、優質專利、產業分析、轉型輔導、資本市場連結科技市場等五大資源與機制,是企業轉型升級的好夥伴。透過工研院提出「2030技術策略與藍圖」,協助台商朋友進行跨領域研發,提升創新能力;在專利部分,工研院將以跨領域專利組合、軟硬整合的專利服務等資源,協助台商強化技術專利品質,發展與落實具國際競爭力之智財策略。
劉文雄指出,在產業分析部分,工研院的前瞻技術與產業趨勢專業分析,可作為台商超前部署,掌握未來商機的重要參考依據;在轉型服務部分,工研院豐富的轉型輔導經驗,可協助台商營運優化及技術加值,成功轉型升級;同時,科技創新,需要資本的長期支持,所以工研院積極推動資本與科技市場連結,可協助中小企業和新創公司用專利去融資及創業,以資金活水,促進各界勇於投入創新研發。展望未來,期望亞洲台商技術服務中心,成為台商尋求技術支援的重要連接點,協助大家一起茁壯成長,共同打拼海外新市場,
亞洲台灣商會聯合總會總會長劉樹添表示,海外台商都是「心繫台灣,想要根留台灣」,台商未來經營部署之重點,就是盡快智慧升級及返台投資綠能相關產業。工研院不僅是一個寶庫,更是台商會員創新升級很重要的輔導機構,「亞洲台商技術服務中心」就是要扮演亞總會員與工研院的串接角色,透過工研院提供媒合平台以及與台商分享未來產業趨勢的研究資訊,讓台商能進行技術轉型升級及掌握產業先機。
僑委會委員長童振源表示,現今國際局勢瞬息驟變、牽一髮動全身的高度產業競爭時代,臺商在海外創業已經不能僅僅靠著埋頭苦幹、單打獨鬥就能立足取勝,是需要產、官、學、研各界一起攜手打的團體戰,經由明確的產業政策、即時的產業資訊與合作資源,以無可取代的優勢,在市場上與各國企業競逐。
童振源指出,特別是美中貿易衝突及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對全球經濟所帶來的衝擊,僑委會除關切並瞭解整體海外僑臺商受影響情形,表達政府關懷之意外,並已啟動相關機制,逐步推動各項具體策略,以鏈結海外僑臺商與臺灣共同發展、相輔相成、布局全球為政策目標,希望達到協助僑臺商轉型升級、海內外優勢互補加乘及共拓全球市場商機。
亞洲台商技術服務中心成立後,工研院將聚焦產業技術鏈結、海外台商升級轉型與新創育成輔導等兩大面向,並針對東南亞國家產業發展主軸,如智慧型自動化、綠能產業、循環經濟等,積極提供台商包含人才培訓、創業育成、產業顧問服務、技術移轉與智權加值、製程改善及試量產、技術與產品開發等服務,強化台商的國際競爭力,開創新局。
圖說:工研院與亞洲台灣商會聯合總會共同成立台商技術服務中心,亞洲台商會總會長劉樹添(左至右)、僑委會委員長童振源、工研院院長劉文雄線上揭牌。(圖/工研院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