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園市長張善政7日下午前往八德區,出席「桃園市八德區仁德國民小學新建校舍工程(第一期)開工典禮」。張市長表示,與多數縣市面臨學校縮班甚至裁校不同,桃園正迎來快速的人口成長,需要積極建設新學校以應對。本案採分期施工,第一期工程完工後,仁德國小將於明(115)年暑假後開始招生,預計於秋季正式啟用。
張善政感謝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大力支持仁德國小新校舍工程,補助近1.5億元經費,協助市府推動校舍建設,工程團隊將不負重託,如期如質完成工程,校園內另有一座幼兒園同步動工,預計今年秋季可開始招生,並提供部分空間作為仁德國小新生使用,讓學童能提早入校,滿足就近入學需求。市府未來將持續努力,擴大教育建設,為八德地區的學子打造安全、優質的學習環境。
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主任秘書張永傑表示,近年桃園隨著青埔與八德等新興區域迅速發展,人口大量移入,使中小學就學需求顯著上升。教育部透過「新興人口成長區校舍新增建計畫」全力協助地方增建校舍,桃園已有6所學校、共422間教室獲得補助,總經費達24.35億元,其中教育部補助金額達12.17億元。仁德國小預計設置36班,容納逾千名學生,將有效舒緩周邊學區壓力。教育部也將持續與市府攜手合作,打造優質、現代化校園,提供學子更優質的學習環境。
新建工程處表示,為因應八德區快速成長的人口與就學需求,市府啟動「八德區仁德國民小學新建校舍工程」,分兩期進行,今日啟動第1期工程,總經費約6億1,916萬元,其中教育部補助約1億4,713萬元,其餘由市府負擔,預計於明(115)年下半年竣工。第1期工程將新建2棟地上3層教學大樓、圖書館、防空避難室,並設置操場、球場及景觀設施,其中教學空間包含24間一般教室、10間專科教室、行政與輔導設施、市民活動中心等,圖書館則透過自然採光及設計美感創造優質閱讀環境,地下防空室亦納入機房功能,讓整體校舍功能更加完善。
新建工程處指出,仁德國小以「千塘之鄉」為設計概念,透過建築錯落配置與豐富景觀設施,營造層次多元且自然和諧的學習環境。校園景觀結合生態池、共融廣場、食農教育區、家長接送區及教學球場等,打造兼具多功能與友善特質的學習空間。
圖書館外觀設計以大面玻璃採光搭配外飾板沖孔造型,呈現星光光影變化,並以低飽和活潑色系點綴建築,象徵生活與學習的融合,期盼透過這座兼具教育性、生活性與啟發性的校園,讓八德學子與在地居民共享這安全、健康、美麗的學習園地。包括立法委員邱若華、市議員楊朝偉、王仙蓮、朱珍瑤、段樹文、呂林小鳳、許家睿、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主任秘書張永傑、市府教育局長劉仲成、工務局副局長陳智仁、新建工程處長呂紹霖、八德區長蔡豊展、桃園市八德區仁德國民小學籌備處校長楊炳清等均一同出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