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家源記者 / 綜合報導】
根據教育部最新調查,超過三成國小學童於學齡前即開始接觸網路,使用智慧型手機上網的比率更超過六成,並以遊戲及社群為主流活動。與此同時,警政署資料顯示近五年網路犯罪數大幅上升330%,兒少成為受害主力,2023年初至5月的兒少被害人數相較前一年同期激增33.2%,其中以詐欺案最為常見,凸顯兒少網路風險日益嚴峻。

家扶基金會實務觀察指出,不肖分子常透過社群媒體鎖定兒少,藉由對話引誘他們透露個資,甚至要求交換私密照。一名高中男學生小成,因渴望交友在社群平台認識陌生人,遭對方勒索並散布私密照,所幸同學與師長及時介入,避免進一步外流。家扶台北中心主任謝曉雯強調,數位足跡如同網路「指紋」,若未妥善管理,將可能導致隱私外洩、身份盜用、聲譽受損等後果,呼籲家長與孩子一同建立資安防護意識。

為喚起社會重視兒少網路安全,家扶基金會舉辦「428兒保日」系列活動,串聯全台超過35場宣導行動。台北家扶中心特別於5月在景興國小園遊會中設置「數位足跡大挑戰」關卡,內容包括「隱私設定對對碰」、「兒保釣魚池」等互動遊戲,寓教於樂引導兒少認識網安風險。同時開放線上捐款支持兒保服務,滿額還能獲得限量好禮。專家呼籲家長主動與孩子討論網路使用行為,落實實體與數位世界的雙重守護。
新聞來源:台北家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