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方笙楠臺北報導】社福界長期存在「回捐」現象,就是社工/社福人員每月的薪水裡,會有幾千元的薪水直接被扣下來,回頭「捐給」發薪水的社福機構。這存在已久的陋習,雖經衛福部明文禁止,但全國各地仍持續有回捐的案例,許多從業人員擔心服務機構的存續,也敢怒不敢言!「社工/社福人員不是志工!」,臺北市議員林國成表示,並要求北市府針對社福機構也應有勞動檢查,如有強制要求回捐情形的機構應於以嚴懲,讓辛苦的社工/社福人員勞動權益更有保障。
臺北市議會27日進行民政組質詢,市議員林國成針對社福機構的「回捐」惡習向勞動局與社會局提出質詢。林國成認為,社工/社福人員在臺灣工作負荷重,待遇也偏低,但一直以來社福機構還有回捐惡習,許多社工/社福人員擔心機構存續與自身工作,常常選擇忍耐。
林國成指出,衛福部早在106年便明文禁止回捐薪資,但這幾年全國依然案例不斷,他詢問臺北市政府有沒有注意這個情形,是否進行稽查並開罰?林國成說,社工/社福人員也是勞工,不是「志工」,他們所做的一切不是自願的、無償的,我們都同意社會上的弱勢族群需要幫助,但是,當扶助弱勢的社福人員本身也是弱勢時,只有政府可以協助他們發聲!林國成除了呼籲社會局要積極提高臺北市社工/社福人員待遇與福利外,也要求勞動局針對社福機構適度進行勞動檢查,有違反規定要給以嚴懲,確保社工與社福人員的工作權益!
圖說:臺北市議員林國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