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鄭儷絲 李振麟/嘉義報導
台灣行銷產業特別是三級產業面臨到在疫情流行期間與後疫情過後在實體店面與網路行銷甚至新興電商產業的衝突與抉擇方向,特別是在外送業者在近幾年突飛猛進的快速發展,實體店面在已經受到網路與電視購物下更是受創嚴重要倒閉;然而在後疫情時代,外送員因為搶單造成多起交通事故引起社會觀感注意;此外,以FoodPand跟UberEats來說,從外送的訂單中看到30—50元不等的外送費用,但除外送費用外,平台會依個別外送員的單量再給予程度不等的獎金,這些傭金主要就是從平台的抽成費用中提撥,如果沒有這些獎勵,外送員事實上收入很少,加上消費者對於外送費價格與外送平台商品缺少變化性而逐漸失去消費的興趣,這些都導致外送業在後疫情時代快速萎縮。

圖: 疫前情實體店面的人潮

圖: 實體店面因為疫情與外送業者興起而蕭條

圖: 外送業平台業者在疫情時蓬勃發展

